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骨灰撒海”不需要“微笑服务”

(2009-09-03 16:44:10)
标签:

微笑服务

骨灰

礼仪

场合

同情心

乔志峰

杂谈

“骨灰撒海”不需要“微笑服务”

 

乔志峰

 

北京新出台的《骨灰撒海服务规范》规定撒海活动工作人员在服务时“须面带微笑”。日前,北京市质监局日前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由市民政局提出的该市首部海葬骨灰地方标准——《骨灰撒海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本月听取各界意见。(9月2日《北京日报》)

 

骨灰撒海崇尚回归自然、节约资源、尊重逝者与家属,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新兴殡葬形式。但是,《骨灰撒海服务规范》中撒海活动工作人员在服务时“须面带微笑”的规定却让人大吃一惊——难道在这样肃穆的场合,也要实行“微笑服务” 吗?!

 

微笑虽好,也须分场合。人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有着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即俗称的“礼仪”。在不同的场合,对礼仪有不同的要求。在婚礼等喜庆的场合,当然应该笑,笑得越灿烂越好;但对于“骨灰撒海”一类的特殊时刻,则应保持严肃——人家在送别亲人,你却笑嘻嘻的,肯定让人难以接受。轻则被人指责不懂礼貌、没有同情心,重则甚至可能“招打”。即使不说礼仪的问题,只要略有同情心的人,在“骨灰撒海”的现场肯定都笑不出来。

 

搞不懂《骨灰撒海服务规范》的制定者为何会想出个这么荒唐的规定来。中国号称“礼仪之邦”,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和完整的礼仪规范,古人就最讲礼仪,甚至自律到“非礼莫视、非礼莫闻”的程度。这些年来经济发展了,国人对礼仪的重视程度却没有以前那么高了。如果说某些人没有学过礼仪,不懂得什么是礼、怎样做才合乎礼还有情可原,那么,政府部门出台的“服务规范”竟也如此“无礼”,就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了。难道果真“礼之不存也久矣”?由是视之,在国人尤其是国家工作人员中开展最基本的礼仪教育,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09/0902/08/5I6NC38K000120GR.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