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龄童溺亡为何有人叫好
(2009-07-09 17:16:16)
标签:
龄童网络病上海人心肠感恩教育乔志峰校园 |
分类: 时评 |
5龄童溺亡为何有人叫好
乔志峰
一位5岁安徽籍男孩日前在上海溺水身亡,在上海著名网站“宽带山”社区,却有人对这一不幸事件幸灾乐祸,甚至叫好。一位网友称:“GOOD,长大也是个浪费国家资源、破坏环境的垃圾! ”还有网友说:“虽然知道是不对的,但是我的嘴角还是上扬了。 ”更有甚者称:“徐汇人民发来贺电”“水质给污染了”。据网友介绍说,“宽带山”(KDS)目前是上海本土最重要的民生论坛之一。(7月6日《新安晚报》)
5岁男孩溺水身亡,竟有网友笑称“活着也是垃圾”!这样的一幕尽管是发生在虚拟的网络之上,却也令人在炎热的夏季里感到了阵阵寒意——现在的一些人,到底是怎么了?难道他们的心肠已经变得比石头还要坚硬冰冷?!
由于事发上海本土最重要的民生论坛之一,有人分析这可能是“地域歧视”的恶果。但也有人认为,骂人的网民不一定就是上海人,即便是上海人,他们也不能代表全上海的人,只能说明处于亚健康心态的人群之多。我赞同后一种意见。刻意地去追究到底是哪些人在起哄,没有多大意义;我们应当探寻的,乃是这种病态心理在多大范围内存在、究竟是何原因才让一部分人冷漠如斯。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对苦难者抱以同情,是最基本的人性。可是,面对一位5龄童的溺亡,为何却有人大声叫好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主要的是以下几点:一是教育出了问题。应试教育的泛滥、感恩教育和情感教育的缺失,让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迷失了自我;二是社会风气出了问题。种种反常甚至丑陋的社会现象的上演,磨硬了一些人的心肠,让他们失去了对别人最起码的信任和同情;三是网络出了问题。网络已经成为很多青少年获取信息和交往的重要平台,但网络在给人们提供诸多便利的同时,却因管理不善等原因而泥沙俱下。整日泡在网络中的青少年,难免潜移默化,患上了某些“网络病”。
5龄童溺亡却有人叫好这一极端事例,再次将当前现实和虚拟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展示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在为某些人的冷漠无知无比痛心之余,更该反思的是如何改变现状、清除这些不良思想产生的土壤——这不仅是教育、网络管理等相关部门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