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把教材当“游戏”

(2009-05-05 17:20:00)
标签:

育儿

教材

网络游戏

摩尔庄园

网游

乔志峰

教育

分类: 时评

别把教材当“游戏”

 

乔志峰

 

从这学期开始,武汉市小学四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课本中,“摩尔庄园”游戏作为网络及其应用部分被收录进教材,占两课时的内容,介绍了摩尔庄园如何注册、登录以及操作的方法。此举引来专家和社会各界的争议。(5月4日《长江商报》)

 

网络游戏该不该进入小学教材?此举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对此,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支持者认为,网游课的目的是教学生如何上网交流,对学生上网谈虎色变,这是不科学的。反对者则大声疾呼:如果孩子学习带有网络游戏的教材,那么学生上网成瘾的比例很可能会迅速上升!

 

网络游戏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但有一点基本上没有异议:孩子的自制力和判断力较差,过早接触网络游戏极易成瘾,弊大于利。从这个角度而言,我反对将网络游戏收录进教材的做法。不管编写者的初衷是多么的美好,也不管老师在教学时如何“循循善诱”,恐怕都无法打消孩子由此对网游产生的巨大好奇,想要千方百计尝试一下——而很多成瘾的案例,都是由这一时好奇的尝试所起。

 

也许,我和部分人的想法过于“杞人忧天”了。但显然,不管是教材的编写者还是其拥泵,也都没有十足的把握来确保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会产生副作用。学校教材的内容和质量关乎孩子的未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材的编写者、出版者和审批者必须严格尽到出版、发行、监督管理的义务,确保教材少出错误、不出错误,尤其是不要轻易把未经证实其教学效果、没有十足把握的内容轻易加入进去。否则,这就有把教材当“游戏”、把孩子当“试验品”的嫌疑。

 

在进行严格论证之前,我认为网游进教材的行为应立即叫停——最起码应该缓行。孩子无小事,在关系到孩子的事情上谨慎一点、再谨慎一点,是教育者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09/0504/06/58ETBK8K00011229.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