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愤而退场捍卫新闻工作者尊严
(2009-04-22 16:02:24)
标签:
新闻工作者排污企业尊严邹韬奋黑龙江省乔志峰杂谈 |
分类: 时评 |
记者愤而退场捍卫新闻工作者尊严
乔志峰
近日,黑龙江省召开2009年全省环境执法暨应急管理工作会议,邀请10余家媒体参会,而对那些企业仍在违法排污等情况一概“保密”。黑龙江省环保厅一位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说,这些材料是内部保密资料,不能让记者知道。而上述材料正是环保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工作的内容。此举被认为是变相保护违法排污企业和隐患企业,为排污企业遮丑。部分记者难以理解退场。(《新京报》4月21日报道)
环保部门为排污企业“保密”,与会记者愤而退场。我要向这些退场的正直的记者们表达我的敬意:你们用行动,捍卫了新闻工作者的良知和尊严!
最近一段时间,“封口费”等负面事件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新闻工作者的声誉。尤其是前两天,在网络上,我竟然看到了《山西记者再爆封口费传闻 媒体公信力已荡然无存》这样触目惊心的大标题。被誉为“无冕之王”的新闻工作者到底是怎么了?被老百姓引为舆论监督阵地的媒体到底是怎么了?真的令人无比郁闷。
现在,在一家省级环保单位召开的会议上愤而退场的几位记者,终于让我们再次见证了新闻工作者的铮铮铁骨,再次看到了媒体监督的无畏和决心。既然一切都是“保密”,既然没有真相,既然无法行使记者职责满足百姓的知情权,我不如退场好了,你自己玩吧——有这样的记者存在,说明我们的新闻队伍依然是值得老百姓信赖的。
在记者的职业道德中,有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正确行使舆论监督职能,勇于批评和揭露违法违纪行为、消极腐败现象和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风气,弘扬社会正气,捍卫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稳定。” 新闻媒体是大众公器,弘扬正气、鞭挞邪恶、维护民众利益、推动历史进步,任何时候都是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更是他们存在的理由。
什么样的记者才是合格的记者?什么样的新闻工作者才是有尊严的?黄远生说,要有“四能”——能想、能走、能听、能写;邵飘萍说:品性、知识与经验、身体健康;邹韬奋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个人认为,邹韬奋说得最好。无数的新闻工作者都用自己的行动,为邹韬奋说的几句话做着生动的注脚——当然也包括今天这些愤而退场的记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