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会月”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2009-04-17 22:16:29)
标签:

文山会海

会议

开会

痼疾

gu

吉林省

乔志峰

杂谈

分类: 时评

“无会月”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乔志峰

 
针对基层反映会议多、文件多的问题,吉林省明确2009年以省政府名义召开会议、下发文件数量要比2008年减少10%,把3月、8月定为“无会月”。(《人民日报》4月12日报道)

 

文山会海作为官场痼疾,早已为群众诟病。吉林省下决心削“文山”填“会海”,当然值得肯定。不过,对该省制订的“减少10%”的指标以及“无会月”的规定,窃以为有形式主义之嫌。

 

该开多少会议,是由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决定的,而不能由领导提前下达“指标”。工作多、事情多,就要多开几次会;反之,就可以少开会或者不开会。“减少10%”的依据是什么呢?莫非又是“拍脑袋数字”?

 

至于“无会月”,更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3月和8月吉林省出现了重要的事情,难道为了所谓的“无会月”的规定,就不能召开紧急会议进行研究和解决了吗?误了事谁负责任?

 

文山会海之所以受到群众的批评,是因为现在的会议过多过滥,而非会议这种形式本身不该存在。会议,是一种群体沟通的方式,也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具有不开替代的作用。开好该开的会,坚决不开没有必要、没有实际作用的会,才是科学合理的态度。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09/0412/07/56MDC19D000120GU.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