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大学生做苦力不值得“感动”

(2009-04-11 16:42:45)
标签:

苦力

女大学生

生活费

湿衣

乔志峰

校园

分类: 时评

 

女大学生做苦力不值得“感动”

 

乔志峰


1.5米的个子,并不宽阔的肩扛起沉重的桶装水,在100余间寝室里穿梭……近日,重庆工商大学“2008年度校园人物”颁奖仪式,凭劳动挣生活费的大二女生王金凤感动校园。1.5米的她坚持扛桶装水挣生活费,每次5毛。(《重庆晚报》4月8日报道)

 

瘦小的女大学生做苦力扛桶装水挣生活费,确实很辛苦也很不容易。可如果因此便要说她“感动校园”,未免有刻意“拔高”之嫌——窃以为,这样的“事迹”不值得“感动”。

 

靠劳动养活自己,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农民在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工人在工厂里手脚并用汗水湿衣,就连那些可怜的弱者,也会奔波拾荒赚钱糊口。女大学生有手有脚、年轻健康,干点力气活儿挣生活费,有什么可“感动”的?

 

做苦力的女大学生能够“感动校园”且入选“年度校园人物”,不得不让人深思。很正常的劳动,怎么就“另类”起来了呢?这只能说明,现在太多的大学生和孩子们,已经远离了“自立自强”和“艰苦奋斗”这样的字眼儿。他们就如同温室里的花朵,没经历过风雨、没吃过苦,偶尔看到有同龄人在扛水挣钱,难免就要惊讶了、震撼了、感动了。

 

事实也确是如此。在媒体上、在生活中,我们不仅经常看到或听到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大学生,是怎样为了享乐和恋爱“啃老”的;还能看到或听到一些贫困生是怎样一边申请救济、一边为了面子大手大脚花钱的。甚至,有的学生得到好心人的救助之后便销声匿迹,连个电话都不打。这样的现象多了,女大学生做苦力难免就要“感动校园”了。如果有一天,大家都对做苦力的女大学生不再“感动”了、愿意自食其力的坚强的孩子越来越多了,我们的民族就更有希望了。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09/0408/01/56BE31CT000120GR.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