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工资应成为“国家机密”
(2009-04-10 20:00:23)
标签:
国家机密平均数职工平均工资乔志峰杂谈 |
分类: 时评 |
平均工资应成为“国家机密”
(谁平均了我的工资?)
乔志峰
新华网4月9日报道:根据年度统计结果,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9229元,日平均工资为111.99元。与2007年相比,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加了4297元,增长17.2%,增幅回落1.5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0%。
地区、行业和单位的差别直接影响职工的工资水平。
2008年城镇职工平均工资近3万,消息传来,却没有“一片欢腾”。从网上的跟帖看,质疑者占了大多数。有的网友还公布了自己的收入,连连为自己拖了后腿而感到“羞惭”——他们的意思我也明白,他们无非是想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统计数字的怀疑罢了。
网友们实在是不明真相。对平均工资近3万这个数字,我坚信不疑。首先,我完全相信统计部门的工作能力,也完全相信他们顾全大局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其次,平均工资高一些很正常,恰如一位网友的打油诗所言:王家有财一千万,邻居九个穷光蛋;平均起来算一算,个个都是王百万。
因此,质疑平均工资有没有达到3万这么高,其实一点用处都没有,也不会有结果。我们更应该深思的,乃是“谁平均了我的工资”。既然我没拿到平均数,那么肯定有人超过了平均数;既然大多数人没有拿到平均数,那么一小部分人肯定超过平均数不是一星半点。到底是谁呢?有人可能认为是公务员,有人可能认为是房产商,有人可能认为是赖昌星们。准确答案一时半会儿出不来,还需要“调查研究”;但毋庸置疑的是,肯定有这么一个或数个利益群体的存在。
在缺乏公平的分配机制和透明的监督制约机制的情况下,平均工资越高越可怕,它让穷人们更直观地看到了自己的弱势,更深刻地理解了贫富差距到底有多大,产生了更为强烈的被掠夺感。基于此,为了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我斗胆建议今后取消平均工资的统计工作——即便统计了,也要作为“国家机密”保护起来,不能让公众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