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哲分文不取就“平安”了吗
(2009-02-25 21:25:37)
标签:
薪酬时艰天价姿态马明哲中国乔志峰财经 |
分类: 时评 |
马明哲分文不取就“平安”了吗
乔志峰
去年因“高薪门”陷入舆论漩涡的马明哲近日决定,2008年的薪酬将分文不取。接近马明哲的平安方面人士称,挨了一年骂的马明哲,期望以“分文不取”的姿态显示自己与全体员工共度时艰,谋求业绩增长的决心。(2月24日大众网、《21世纪经济报道》)
从年薪数千万,到如今的“分文不取”,马明哲先生继创造了天价薪酬的纪录之后,又刷新了薪酬跳水的纪录。不管他愿意不愿意,他注定会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一个耐人寻味的符号;由他的薪酬引发的争议和讨论,一时半会儿也很难平息。
尽管“分文不取”貌似很无私、很悲壮,但对马明哲此举是否真能“显示自己与全体员工共度时艰,谋求业绩增长的决心”、给平安带来实际的“效益”,我持保留态度。
前脚拿几千万薪酬,后脚就来个“分文不取”,反差如此之大,也太儿戏了吧。企业高管的薪酬必须建立在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上,有严格的标准制定、监督和惩罚机制。如果没有这个前提,薪酬制定的随意性难免无限扩大。不管是千万天价薪酬还是“分文不取”,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人”说了算,而非“制度”说了算。
据报道,马明哲07年的税前薪酬高达6616.1万元,他已经是天价薪酬的实际受益者。这么一大笔钱,足够他后半生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了。有多少普通的劳动者,穷其一生别说挣不到这么多钱,恐怕连见都没见过。如果让我也拿上这么一回,我可以保证这辈子都可以白打工“分文不取”。很多时候,既得利益者所表现出的高尚和无私,其实更像是一种姿态或者说是“卖乖”。
另外,2008年的中国平安可谓流年不利,年初的再融资风波、“高薪门”,到金融海啸中富通投资的巨亏,导致昔日这个资本市场的宠儿业绩遭受重挫。马明哲及平安的管理团队,该为此负什么责任呢?是否“分文不取”就足够了?很难说。该如何对此进行反思,才是最重要的。
马明哲“分文不取”,平安就一定“平安”了吗?就一定能在2009年打个漂亮的翻身仗吗?我看未必。摆在马明哲和平安面前的路还很长、很艰难,并非一个“分文不取”的姿态就可奏效的。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09/0224/00/52SLIR0D0001124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