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仑苏“OMP致癌门”再问监管职责
(2009-02-12 20:46:34)
标签:
三鹿乳制品蒙牛传统食品特仑苏新民乔志峰杂谈 |
分类: 时评 |
特仑苏“OMP致癌门”再问监管职责
乔志峰
2月11日,媒体报道称,蒙牛特仑苏添加OMP被国家质检总局叫停。知名反伪科学人士方舟子早在2007年就曾对其中的OMP物质提出质疑,方舟子向新民网记者表示,可以肯定的是,OMP物质就是IGF-1,IGF-1如果被人体吸收过多的话,患多种癌症几率大大增加。(新民网2月11日报道)
沸沸扬扬的特仑苏牛奶“致癌门”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蒙牛特仑苏添加OMP被国家质检总局叫停。其实,早就有人无奈地表示,“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果然,“OMP”、“IGF-1”这些稀奇古怪的物质,就又是以这种令人难过的方式走入了百姓的视野。
笔者注意到,质检总局在公函中称:“鉴于目前我国未对OMP的安全性做出明确规定,IGF-1物质不是传统食品原料,也未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如人为添加上述物质,不符合现有法律法规的规定。”其中透露的信息触目惊心:既然这些东西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根本“不是传统食品原料”,为何却能被堂而皇之加入到牛奶中去?既然相关企业人添加这些东西“不符合现有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何他们能够长期操作,直到今天才被叫停?
三鹿事件的爆发,使乳制品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其造成的创伤至今尚未完全平复。特仑苏牛奶的“致癌门”事件,无疑会雪上加霜,这不仅会给企业自身带来新的信任危机,甚至会对整个乳制品行业乃至食品行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中国有句古训: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本以为三鹿事件之后,中国的乳制品企业都能痛定思痛、浴火重生,把质量和诚信放在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高度予以重视──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不少企业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可万万没有想到,在相关企业信誓旦旦的“保证”和“承诺”声中,“OMP”这种神秘的物质却无情地跳出来给了我们当头一棒!明明疑似是“毒药”,偏偏被宣传成了“仙丹”,这不是拿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开涮吗?在OMP从“毒药”到“仙丹”的华丽转身中,除了企业,谁还必须为之承担责任?
方舟子表示,蒙牛特仑苏添加OMP增加致癌风险,政府应追责。是的,要想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要靠自律,更要依靠完善的外部监督和严厉的问责制度。特仑苏“致癌门”再次敲响了食品监管警钟,市场不相信眼泪,更不需要同情和怜悯,只有依靠严格的法律制度,让违规者付出最沉重的代价,才是对老百姓最好的保护、才是对行业最好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