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授的老妈唠叨不?

(2009-01-06 19:46:12)
标签:

老妈

教授

奇谈怪论

歧视女性

罗萍

娱乐

分类: 娱评

教授的老妈唠叨不?

 

教授被解释为“叫兽”的风波还未平息,又有一位教授凭借自己的奇谈怪论吸引了诸多网友的眼球。

在日前召开的女性维权交流会上,武汉大学罗萍教授批评歌曲《常回家看看》歧视女性。“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哪怕帮妈妈洗洗筷子刷刷碗”“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罗萍逐句点评:“在大家心目中,爱唠叨的是女性,该受累的也是女性”,反映出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女性歧视。(《华西都市报》1月4日报道)

 

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的歌词,在教授看来竟然成了“女性歧视”的罪证。有人非常客观地反驳:由于男女生理性格上的差异和承担社会角色不同,妈妈爱“唠叨”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性别特点,将“性别‘差异’轻易上升为‘歧视’,的确是过度敏感了”!女性,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女性,不少都有“唠叨”的习惯。妈妈的“唠叨”是对子女的关心,也是她们表达自己情感的重要方式,怎么能简单地将其斥为“女性歧视”呢?

 

我感到非常好奇,不知道教授的老妈唠叨不?假如也唠叨,教授怎样面对?按教授的逻辑,想必会当即痛心疾首予以打断,并跟老妈大谈一通“男女平等”的大道理吧?可这样一来,是否有不尊重老人之嫌?当然,教授的老妈也许在教授的熏陶下也与众不同,从来不唠叨吧——可这样的可能性有多大呢?我对此持怀疑态度。

 

很多女性都唠叨,你不让她唠叨,她反倒会受不了,甚至会被“憋坏”。难道为了反对教授所称之“女性歧视”,所有的女性都要把嘴巴闭严,玩深沉、比沉默,一个个向“高仓健”看齐?果真如此,这世界是不是会变得怪怪的?首先受不了的,肯定还是女性。承认和尊重男女差异,才是最好的男女平等。不知教授以为然否?

 

说老实话,我现在越来越喜欢专家教授这个群体了。不少专家教授已经“娱乐化”了,他们或推出些匪夷所思的“重大科研成果”,或时不时发表一些奇谈怪论,给大众提供了茶余饭后的绝佳谈资,为我们沉闷忙碌的生活增添了一抹滑稽的亮色。为了能继续享受这份“娱乐”的快感,我在这里就不质疑某些专家教授拿着纳税人的供养不务正业了吧。乔志峰的BLOG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09/0104/02/4UPHB63D00011229.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