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冯骥才不明白:过节行贿受贿已成“新民俗”

(2008-09-18 19:13:48)
标签:

契机

民俗

黄金月饼

老先生

冯骥才

杂谈

分类: 歪评

冯骥才不明白:过节行贿受贿已成“新民俗”

 

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中秋节应注重文化内涵、摒弃不良习俗,不能把中秋节当成行贿受贿的契机,这会污染社会风气。(新华网天津9月12日电)

 

对冯骥才老先生,我是久仰久仰:大高个,据说海拔高达一米九二,老人家头衔很多——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抢救工作者,那派头,须仰视才见。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声名赫赫的名人,却说出了“不能把中秋节当成行贿受贿的契机”的话来,让在下忍不住发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慨叹。

 

“不能把中秋节当成行贿受贿的契机”?为什么不能呢?你说不能就不能啦?真是好幼稚好幼稚哦。事实上,借中秋节等节日行贿受贿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了。据9月11日的《法制晚报》报道,近八成贪官赶在节假日收礼,笔记本、摄像机等小件奢侈品收得最多,轿车、房子居其后。行贿受贿的手法也创意无限:10万元人民币塞进鱼袋子;月饼盒里装着1万美元;贿赂款裹成香烟状……事实胜于雄辩,现如今,不行贿受贿算是过了中秋节吗?

 

“不能把中秋节当成行贿受贿的契机”?太傻太天真嘛。不把中秋节当成行贿受贿的契机,商家用什么借口拉拢腐蚀干部,下级又能用什么理由巴结孝敬领导?不把中秋节当成行贿受贿的契机,领导还怎么打着“礼尚往来、人之常情”的幌子搂钱?不把中秋节当成行贿受贿的契机,那些个天价月饼、黄金月饼之类的劳什子又卖给谁去?!

 

平心而论,对冯骥才老先生的学问和人品,在下佩服的很。可是,对他的故作清高和脱离现实,在下不得不小小地鄙视一下。老冯啊老冯,不要死抱着老皇历不放啦,要与时俱进、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行呀。尤其是作为一个文化人,你更应该多接触社会、多了解社会现状,否则,逢年过节好多人都在行贿受贿,行贿受贿早已成为“新民俗”了,就你一个人还蒙在鼓里扮清纯,好不尴尬哩。以后还是多看看在下写的时评吧,看了之后包你神清气爽、恍然大悟:兲哪,这就素生活!乔志峰的BLOG

 

新闻链接
http://news.sina.com.cn/c/2008-09-13/072716285094.shtml
http://cq.people.com.cn/NewsCenter/2008091114472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