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 |
“擅长考试”也是错?
上海市级机关将拒绝录用应届生为公务员。上海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与团市委联合调研发现,擅长考试的应届毕业生在公务员考试录用中优势明显,2007年上海市新录取公务员中有59.7%是应届毕业生。应届生从家门到校门、又直接进入机关门,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缺乏对群众疾苦的了解。 (《东方早报》)
上海市级机关拒绝录用应届生为公务员,其给出的理由,除了应届生没有基层工作经历之外,还有个稀奇的说法,就是应届生太“擅长考试”。
毋庸讳言,一些“擅长考试”的学生当中,确实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同时,那些刚出校门的学生,受过严格的“考试训练”,其应付考试的水平和能力远远高于其他社会人员,在公务员考试录用中占据了较大优势,对其他参考人员“不公平”。可是,如果因此就一棍子打死,把所有的应届生拒之门外,就难免矫枉过正了。其实,“擅长考试”也是能力的一种——何况,许多学生不仅“擅长考试”,其他方面的素质也都很高,为什么不能从更全面的角度对其进行评价呢?
即使“擅长考试”也是错,错也不在学生,而在于当前的应试教育。虽然大家口头上都在提素质教育,可“分是学生命根”的现状依然没有彻底改变。不会考试,就上不了重点高中,更上不了好的大学,也考不到级、拿不到证。整个教育体系都是“以考试定终身”,哪个学生敢不在考试上下功夫呢?终于学会考试了、“擅长考试”了,现在又成了某些地方招录时拒绝的理由,你说尴尬不尴尬?一方面学校不遗余力培养会考试的“人才”,一方面社会上却并不欢迎“擅长考试”的应届生,这是不是一个悖论?
耐人寻味的是,相关部门尽管对“擅长考试”颇有微词,可他们在招录公务员的时候,却依然把考试作为一项重要的标准。既然是考试,当然是分数越高的人越受欢迎。可现在,他们却人为地把最“擅长考试”的一个群体排除在外,根本不给他们入场考试的机会——这,是不是又是一个悖论?
不“擅长考试”不行,“擅长考试”也不行。我们到底该何去何从?怎一个尴尬了得啊!乔志峰的BLOG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08/0413/04/49COU84I0001124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