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分类: 时评 |
高尔夫能培养出什么样的“领袖气质”?
本学期开始,重庆巴蜀国际小学将把高尔夫球课列为正式的体育课程,成为重庆唯一一家开设高尔夫球课的小学。该校校长杨泽平说:“在这个学校读书的孩子家庭都有一定经济实力,家庭有这种需求。高尔夫球课和网球课这些课程的开设,可以培养学生的领袖气质。” (《重庆时报》)
高尔夫从娃娃抓起,类似的新闻最近还真不少。教育者的理由,也多是跟气质、素质等字眼相连。重庆的这所学校也不例外,不过他们的期望更高,在气质前又加了个“领袖”的吓人字眼。他们将高尔夫、气质和领袖联系在了一起,并信心满满地画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路线图:高尔夫——气质——领袖。
打高尔夫能培养“气质”?气质这东西,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眼光不同、地位不同,对气质的理解和评判便也不同。也许,在某些王公贵族、巨商大贾看来,打高尔夫时显露的气质是雍容华贵、渊渟岳峙的帝王气;而在笔者这样的村野鄙夫看来,却还没有街边清洁工辛勤劳作的身影更有气质,更令人为之赞叹。高尔夫能培养出什么样的“领袖气质”来?搞不好会画虎不成反类犬,培养一批装腔作势、扭捏作态的“小大人”出来呢。
气质优则“领袖”?好笑。许多模特、演员气质颇佳,特别是某些特型演员,更是气宇轩昂、睥睨群伦,可也没见几个真的成了领袖。有些人,相貌普通,扔到人堆里不显山、不露水,可人家倒确确实实成就了大业。所谓气质者,有时也不见得靠得住呢。领袖气质是一种自然流露,本来不是领袖,却声称能培养出“领袖气质”来,可能吗?顶多也就是装装领袖的样子罢了。
高尔夫这种运动,争议一直颇多。支持者称其为贵族运动,反对者则指责其占用耕地、浪费水源、畸形消费、违背国情……但有一点毋庸置疑,耍这个玩意儿,没有点经济实力是万万不行的。据了解,学生上高尔夫课都费用不菲,重庆这个学校开了8个课时,每次50元,大概花400元。联系到校长先生说的“这个学校读书的孩子家庭都有一定经济实力”,我不由笑了。啥培养“领袖”气质呀,我怎么看着像揪着别人的脖领子从袖子里往外掏钱啊?乔志峰的BLOG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08/0301/05/45U7CSPH00011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