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生活梦想杂谈 |
分类: 时评 |
城市管理非一“日”之功
记者从“健康奥运、健康北京”动员会议上获悉,北京拟在年内设立“禁痰日”。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春季是呼吸道感染病的高发期,为提倡讲卫生的生活方式,根除部分市民随地吐痰的陋习,北京拟在年内将某日定为“禁痰日”,但具体日期及相关内容正在商讨之中。(《京华时报 》)
随着奥运的临近,北京市加大了城市管理的力度,在提高市民整体文明素质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设立“某某日”便是其中之一。
在此次打算设立“禁痰日”之前,北京已经设立了不止一个“日”。从07年2月11号开始,每个月的11号被确定为首都的“排队推动日”,之所以选择11日,据说是为了告诉大家,两个人以上就应该像11这样顺序排列。不久前,每月的22日又被定为“让座日”,之所以选择22日就更有学问了:既是取“让让”的谐音“RR”,同时,“22”的字形又与座位的形状相似,能进一步提醒市民主动为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不知道此次的“禁痰日”会有什么有趣的创意呢?
加强城市管理力度、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很对,也很必要。设立“某某日”有利于引起社会的重视,也会收到一定的效果。可是,如果“某某日”设得太多了,这也是“日”、那也是“日”,不仅显得政府部门方法单一、就会这“一记板斧”,还会让大家产生“审美疲劳”,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设立“某某日”并非是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有时还会引来误解和争议。以“让座日”为例,刚一公布就被批“很傻很天真”,更有人直接指出“让座”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问题,更是凸显了民生问题。尤其是对不让座的乘客进行媒体曝光的做法,更是受到广泛质疑。这恐怕是决策者们始料未及的吧。
对道德方面的问题,只能靠长时间的宣传引导,社会文明程度进步了、个人修养提高了,许多陋习自然就会减少乃至消失。同时,城市管理不是个简单事情,也需要政府部门多动脑筋、拿出管理智慧、采取得当措施、长期坚持实施才行,决非一“日”之功啊!乔志峰的BLOG
新闻链接
http://news.sina.com.cn/c/2008-02-29/0302150426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