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城市印象杂谈 |
分类: 时评 |
医德考评别成“逗你玩”
中国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日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的指导意见》,针对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建立医德档案,并进行年度考评,以促进医德医风的改善。据中央电视台消息,《指导意见》规定,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的医师、护士及其他卫生专业人员都将参加考评。考评分为自我评价、科室评价、单位评价等三个步骤,每年进行一次。(中国新闻网)
现在,某些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存在的乱收费、大处方、收红包等诸多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其自身的形象,也严重损害了广大患者的利益。说医德问题已经成为造成老百姓“看病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一点都不夸张。
中国将建立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定期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进行考核并建立医德档案,无疑是个进步,说明相关部门已经清醒意识到医德的重要性,也开始采取措施来促进医德医风的改善,值得赞许和期待。
可是,看了所谓医德考评的方式方法,却让人大失所望。考评分为“自我评价”、“科室评价”、“单位评价”等三个步骤,每年进行一次。如果医德考评真的就实行这三个步骤,那么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这样的考评起不到多大作用,简直是“逗你玩”。
先说“自我评价”。有人会承认自己医德不高吗?估计到最后,“自我评价”会像以前的所谓年终总结、述职报告一样,变成自我表演、自我表扬的载体,满眼“花团锦簇”的文字,却都是废话、套话,唯独没有实话、真话。
再说“科室评价”和“单位评价”。现在,很多医疗机构创收都不是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而是单位的集体行为。就拿开大处方来说,不少医院是层层制订经济指标的,医院给科室下达任务,科室再将任务分解给医生个人。说句不中听的话,有些品德本来不错的医生,就是在单位的引导甚至是威压下才“逼良为娼”的。你现在让科室和单位来评价医德,他们就是出问题的源头,你说他们会怎么做?
这个医德考评制度归根结底是由医生和医疗机构自己来监督自己、自己来评价自己。很多事实证明,靠自己来监督自己纯属是笑谈,不会有啥实际效果。看来看去,医德考评制度中唯独没有发现患者的身影。而医德如何,患者恰恰是最有发言权的。患者的缺席让我们不得不怀疑,这个医德考评有“逗你玩”的可能。
其实,那些“自我评价”、“科室评价”和“单位评价”,完全可以只作为医疗机构单位内部的管理手段而存在,而不能作为医德评价的惟一标准;而对医德的考评,则必须依靠广大患者和群众来评价、来监督。唯有如此,得出的结论才是真实的,才能真正起到“促进医德医风的改善”的作用。乔志峰的BLOG
新闻链接
http://news.sina.com.cn/h/2007-12-20/0229145600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