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校园教育 |
分类: 时评 |
少年们“无缘无故的恨”从何而来
在北京朝阳区农民日报社附近,连续发生数起持刀伤人事件,4名路人受伤。多名目击者称,嫌疑人为同一伙少年,事发时至少有两人喝了酒。伤者不明白为何会遭袭,他们与那些少年根本没有任何言语冲突,“(被扎)有些摸不着头脑。”(《新京报 》)
有句名言: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些残暴的少年,跟几位受害者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要用刀捅别人呢?事实上,他们跟受害者素昧平生、并无积怨,当时也没有发生什么冲突,他们不分青红皂白就伤人,其“无缘无故的恨”从何而来?
据了解,这些少年年龄都很小,其中徐、陈两人还曾是附近一所中学的学生。但该校杨校长和韩主任证实,这两个人已不是该校在校生,徐某在校时上课常睡觉,学习成绩不佳,厌学情绪较重,已于今年九十月份转校。
笔者推测,少年伤人有以下可能:一是年幼无知加上又喝了酒,失去了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二是无聊之下逞凶斗狠,寻找刺激;三是离开学校心情郁闷,进而仇恨别人、报复社会。
受害人无辜遭遇伤害,真是够倒霉。而那几个少年随意伤害路人的“无缘无故的恨”,更是让人感到不解和可怕。这种没有理由、蛮不讲理的“恨”,是盲目的、愚蠢的,所以也是最危险的。
这样的少年在社会上游荡,不光是害苦了无辜的市民,也是害了自己,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任他们把“无缘无故的恨”四处发泄,会闹出什么样严重的后果难以预料。
这些少年为何小小年纪就开始厌学、喝酒、“混社会”?他们究竟是为什么要产生令人恐惧的“无缘无故的恨”?家长没有管教好自己的孩子,当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没有把学生教育好,恐怕也难辞其咎。另外,这里面还有没有社会的原因?少年的莫名“仇恨”和戾气是否跟当前社会的某些病态有关?
“无缘无故的恨”可怕,不知道其产生的根源更可怕。只有全社会都能对下一代的成长重视起来,家庭、学校和社会联动,才能收到效果、挽救孩子。乔志峰的BLOG
新闻链接
http://news.sina.com.cn/s/l/2007-11-24/01401437538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