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时评 |
乔志峰:谁该为9岁女孩的“轻生短信”震撼?
武汉九岁女孩芹芹给在外地打工的父亲发了三条短信,称自己欲站在5楼窗台上轻生。父亲紧急向警方求助,并委托在汉的亲朋好友前来查看,发现是虚惊一场。
原来,芹芹的父母长期走南闯北在外施工,她太想念父母,于是给父亲发了3条短信,想让他们回来,没想到玩过火了,芹芹说:“以后再不开这种玩笑了
才九岁的小女孩,一连给父亲发来三条短信,说自己要自杀,还说得有鼻子有眼,声称要“站在5楼窗台上”。收到这样的短信,孩子的父亲怎能不被吓呆啊。这么小的女孩,怎么想到用这样吓人的方式来吓唬父母?是不是因为现在的孩子太顽皮、太过古怪精灵了?原来,她这样做,并不是为了恶作剧,她只是太想念父母,想让父母回来看看自己。
留守的孩子真是很可怜的。他们处在最需要父母疼爱的年龄,父母却长年在外。每当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依偎在父母身边撒娇,谁能想象得出孩子幼小的心里是什么样的滋味?所以,提醒那些在外打工的大人,一定要抽时间多回家陪陪孩子。挣钱很重要,孩子更重要,在挣钱的同时可别忘了享受天伦之乐,有些东西拥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一旦失去就悔之晚矣。
不过,再想一想,出现父母跟孩子天各一方的情况,其实并非全都是大人不负责任、一心想着挣钱而忽略了孩子和亲情的原因。谁不想盍家团聚、一家子在一起热热和和过日子?可有时候,这看似简单的要求却由于生活所迫成为一种奢侈。不出去挣钱怎么养家?不出去挣钱怎么供孩子上学?也许,那些为人父母者之所以愿意背井离乡去外边承受压力和苦痛,为的正是孩子啊。
谁该为9岁女孩的“轻生短信”震撼?恐怕不止是她的父母,也不仅是看了这个新闻的人。现在,人们的生存压力普遍较大,为了生活不得不放弃了很多很多。最近,一些专家在讨论某些社会现象的时候,用到了一个词,叫“相对剥夺感”。所谓“相对剥夺感”,就是将自己的地位与其他群体或类别的人的地位做对比后,得出的满意与不满意。那些跟父母分离的孩子还小,当然不明白这个词的含义。可他们的父母在异乡看到别人一家团聚、自己却骨肉分离的时候,在生出对儿女的刻骨思念的同时,会不会也生出些许“相对剥夺感”呢?这些,可都需要有关专家和政府相关部门予以重视啊!乔志峰的BLOG
http://www.cb315.com/App/Transaction/NewsDetail.jsp?title=武汉新闻&newscode=200708260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