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 |
分类: 时评 |
乔志峰:首师大讲师道歉的三重解读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檀某在《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一书中,认为李白年轻时曾是“古惑仔”,引起不小的争议,很多人表示,自己无法把李白和市井流氓、古惑仔联系到一起,还有人称作者是打着研究“李白”的幌子,炒作自己的图书。近日,檀作文在其博客上发表声明,称读者如果读过该书后,在感情上受到伤害,他深表歉意。他甚至在博客上透露说,因为这本书引起的争议,他所在的学校领导也找他谈了话,还对他进行了批评。(《北京娱乐信报
》)
先是故作惊世之言,把李白称为“大唐第一古惑仔”,现在突然又来个“深表歉意”,这位首师大讲师到底要表达什么?他何以从理直气壮再到道歉,短时间内就有如此大的态度转变?其实,仔细分析,个中原因应该无外乎以下几种可能:
其一,他也意识到自己对李白的说法不妥。尽管他牵强附会地对“古惑仔”一词作了所谓的自己的定义,但在一片批评和讨伐声中,他认识到自己的说法太过离经叛道,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的接受范畴,所以出来真诚道歉。如果他的道歉出于这种原因,那倒实在是值得欣慰的。不过,道完歉后,还希望他能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比如召回图书、消除影响等等。
其二,他的道歉是被迫的。《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一书面世后,立即招来大多数人的批评甚至是痛骂。据该讲师透露说,因为这本书引起的争议,他所在的学校领导也找他谈了话,还对他进行了批评。别人的批评和漫骂本不必在意,可学校领导的批评就不得不小心思量,毕竟这关乎自己的前途和饭碗呢。所以,他的道歉不排斥迫于舆论压力特别是顶头上司压力的可能。
其三,他不过是借道歉进行再次炒作。该讲师认为,李白做古惑仔是为了制造名声,和唐代文化背景分不开,唐代知识分子要想出名,只有两条路,要么做隐士,要么尚武。说明该讲师是深谙出名之道的。唐代出名要靠做隐士和尚武,现在的时代要想出名靠什么?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是炒作!在书引起的非议告一段落之后,该讲师突然又来个道歉,还可怜巴巴声称受到了领导的批评,显然很可能引起大家的同情和议论,有利于掀起新一轮的炒作高潮。
该讲师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只有当事人自己心里最清楚。可这件事的出现,却实实在在把当前社会的浮躁和病态暴露无遗。对这样的书,不管你夸也好、骂也罢,反正我们不买、不看几行了。对于这样闹腾的事情,也不必太在意,大不了当热闹看。像这样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闹剧,看起来多好笑、多解闷啊,不是比电视剧、小品什么的精彩多啦!乔志峰的BLOG
新闻链接
http://news.sina.com.cn/s/2007-08-05/03381359538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