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 |
分类: 时评 |
乔志峰:派出所副所长买不起房咋也成了“新闻”?
《东南快报》报道:很少有人能想到,一个派出所的副所长,会买不起房子而多年租房住,但晋安公安分局远洋派出所副所长黄合增就是这样。遭遇车祸后抢救无效的黄合增在省立医院离开人世,年仅35岁。而在17日出车祸前,一心扑在工作上的黄合增连续上班4天4夜,11天没有回家。
毫无疑问,黄合增是个好警察,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廉洁奉公,值得所有的人尊敬和学习,新闻媒体对这样的好警察应当大力宣传。可是,在报道的时候,应当突出黄合增公而忘私的精神,他是不是买得起房不该成为“新闻”。
在一般人看来,警察是个“高收入”的工作,派出所副所长更是个“有权有势”的位子。这位派出所副所长竟然穷到连房子都买不起的地步,仿佛就成了“新闻”。
其实,现在房价飞涨,买不起房子的人比比皆是,甚至人们已经把住房跟医疗、教育并列,称之为新时代的“三座大山”。按照警察的工资标准和当今的房价,副所长买不起房非常正常。如果他买得起好房、大房,甚至买了不止一套那才叫反常呢。
派出所副所长为什么就一定要买得起房?同为工薪阶层,由于家庭背景不同,自然会有穷有富。因此,认为当了派出所副所长就不能贫困,是一种可怕的误解。有人不相信派出所副所长买不起房子,是因为他觉得派出所副所长应该还有更多的“隐性收入”。这种误解建立在对公务人员特别是“有权”的公务人员不信任的基础上。
派出所副所长买不起房成“新闻”,值得人们深思。一方面,我们应消除对公务人员的偏见,不能凡事都想当然,认为大小当个官肯定就比老百姓富裕,这既是自身的观念问题,也是对公务人员的不公平;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想一想,为什么人们认为当官的就不会生活困难?产生这种潜意识的根源在哪里?是哪些官员的“富裕”给人们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是哪些公务人员的住房让大多数人艳羡不已?这个不算新闻的“新闻”从另一个视角来可看,倒实在是个值得关注和深思的“新闻”呢。乔志峰的BLOG
新闻链接
http://news.sina.com.cn/s/2007-07-24/0049135107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