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清华毕业生偷自行车”新闻见报后的假想

(2007-03-19 17:29:54)
分类: 时评

对“清华毕业生偷自行车”新闻见报后的假想

被炒鱿鱼后,27岁的清华毕业生王某靠偷车为生。据王某交代,他没专门学过偷车,看上车后直接抬回住处。然后在水木清华BBS上发“低价出售二手车”帖子寻找买主。找到买主后,他再锯断车锁送货上门。(《京华时报 》)

清华毕业生、偷自行车的贼,这两个身份反差极大,人们很难将两者联系在一起。所以,相信这个新闻肯定会引起较大的反响。笔者也试着假想一下事情的下一步走势:

“清华毕业生偷自行车”新闻见报后,立即引起了人们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的大讨论,进而引发了对教育改革的大讨论。讨论由网络蔓延到纸煤,极大提高了网站的点击率和纸煤的传阅率。但讨论之后似乎一切都没有改变。某部门领导还出面提醒大家:骂教育部可以,但不能骂老师哦!

“清华毕业生偷自行车”新闻见报后,引起了诸多企业的关注,他们向失足大学生伸出了热情的双手,都开出了优厚的条件争聘其到自己的企业就职。这些企业的领导和宣传策划人员频频约见媒体,发表了很多富有爱心的或是忧国忧民的言论,增加了很多上镜的机会,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良好形象。

“清华毕业生偷自行车”新闻见报后,当地有关部门立即行动起来,为其送温暖、切实解决生活和工作问题。并尽最大努力将其树立为“浪子回头”的典型人物,经常在各种会议上发言。

“清华毕业生偷自行车”新闻见报后,立即有出版社找到当事人,提出了合作出书的建议,书名暂定为《小偷看世界 》,并承诺按最高待遇付稿酬。同时,有影视公司闻风而动,找上门来洽谈将当事人的经历搬上银幕的事宜……乔志峰

新闻链接
http://news.sina.com.cn/s/l/2007-03-14/021012508762.shtml

注:
“骂教育部可以,但不能骂老师”出自教育部长周济之口。
新闻链接http://news.sina.com.cn/c/2007-03-08/175812466048.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