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死的”还是“打死的”?
“咪咪”是家住吉林省白山市的李女士养了近5年的一只狸猫,只因糟蹋了一锅馒头,火冒三丈的李女士对它劈头就是两个耳光。挨了打的“咪咪”此后就再也没有发出一点儿声音,任凭怎么安抚,就是一副不开心的模样,最后死了。李女士很后悔: 就痛快地教训了“咪咪”一回,可哪成想,一向娇生惯养的“咪咪”竟大伤自尊给活活气死了。(《城市晚报》)
“咪咪”是家住吉林省白山市的李女士养了近5年的一只狸猫,只因糟蹋了一锅馒头,火冒三丈的李女士对它劈头就是两个耳光。挨了打的“咪咪”此后就再也没有发出一点儿声音,任凭怎么安抚,就是一副不开心的模样,最后死了。李女士很后悔: 就痛快地教训了“咪咪”一回,可哪成想,一向娇生惯养的“咪咪”竟大伤自尊给活活气死了。(《城市晚报》)
一大早就看到了这则标题为《小猫挨女主人两个耳光被活活气死》的新闻。起先是叹息,然后就不由得产生了怀疑。猫狗也有自尊,这点笔者可以相信;可自尊心如此强烈、因为“大伤自尊”小猫竟“活活气死”,可信吗?
从事情过程来看,小猫的死因主要是来自主人劈头盖脸的两个耳光。盛怒之下,主人下手肯定轻不了,即使是人被这样毒打也受不了,何况是小猫啊。在这样的情况下,小猫被打出脑震荡或者是脑颅出血是很正常的,而它挨打后表现出的萎靡不振和厌食似乎也印证了这种猜测。因此,笔者更倾向于认为小猫是被打死的,而不敢相信小猫是被活活“气死”的——前者有科学依据,后者实在太玄了!
小猫的主人为什么一口咬定小猫是气死的呢?估计原因有二:一是跟小猫共同生活了好几年,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无意中已经将猫“人性化”了、当成了家庭中的一员。当然也把小猫想象成了跟自己一样感情丰富、有七情六欲的有灵性的生命;二是为了寻求心理的安慰。尽管当时盛怒下出手很重,可事后回想起来难免悔恨万分,不愿意也不忍心承认小猫死于自己的“狠手”,宁愿认为小猫是自己气死的以寻找自我安慰。
当然,笔者对小猫的死因也只是猜测,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可是关于小猫气死的说法,又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呢?对猫的主人来说,说小猫是气死的有情可原;可作为媒体,怎么可以把原本无凭无据的事情说得如此言之凿凿、当作个新闻来报道呢?对那些没搞清楚的事情,还是谨慎一点好,不要轻易下结论。否则,岂不是容易以讹传讹、混淆视听?乔志峰
前一篇:“骂管道”的弦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