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评 |
抢购揭短报纸是“掩耳盗铃”
北京某发行站的1500多份《法制晚报》被大鸭梨烤鸭店收购。原来,报纸报道了5拨16名食客在大鸭梨马家堡店食用牛肝菌后食物中毒的事情。据了解,同时报道此事的《信报》、《华夏时报》和《北京青年报》在马家堡地区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抢购”。大鸭梨马家堡店的李经理表示,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怕媒体的舆论导向可能不太准确,“为避免对大鸭梨产生的负面影响过大,不得已而为之”。(《
法制晚报》)
商家之所以不惜血本抢购报纸,其目的无非是防止对自己不利的负面新闻被老百姓看到,从而影响自己的生意。可是,这样来封杀新闻,还自称“怕媒体的舆论导向可能不太准确”,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怎么看都有点象“掩耳盗铃”。
报纸你收购得完吗?作为商家,不可能把所有的报纸都抢购一空,不让一份报纸进入市场。即使报摊、报亭你收购了,还有数量巨大的征订用户呢。何况,你可以收购,报纸就可以加印,你这边收、我那边印,看你有多大的财力和人力,看是你的钞票多还是印刷厂的新闻纸多!
何况,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老百姓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很多很多的,比如说广播、电视,特别是还有网络。商家哪怕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同时捂住所有媒体的嘴巴。
更重要的是,老百姓的嘴巴是谁也语不住的。5拔共16人相继中毒,这不是个小事情,事关大家的生活安全,老百姓对此有不可剥夺的知情权。商家采取抢购报纸的错误做法,就不怕犯了众怒?
出了事情,首先要敢于负责,积极解决,同时要深刻反省,找到问题的症结加以整改,避免今后有类似问题发生,而不能象大鸭梨一样视媒体报道如洪水猛兽。这样“掩耳盗铃”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乔志峰
前一篇:一顿海参大餐能饱多久?
后一篇:让人同情的不只是被抽血的流浪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