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评 |
麦当劳像“家”让“家长”羞愧
麦当劳餐厅改成24小时,不仅方便了晚上用餐的顾客,同时也成为了一些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之家。北京成群流浪者夜宿麦当劳,称“麦当劳像家一样方便”,“适合睡觉同时还能拣点剩的吃”。至于他们为何不去救助站,流浪者都称,虽然救助站有吃的睡的,但还是没有麦当劳舒服,而且总感觉不自由。对此麦当劳称很无奈,难以管理。(《北京晨报》)
麦当劳是个吃快餐的地方,现在咋成了“流浪者之家”?麦当劳像“家”,吸引了那么多的流浪百姓前去投奔,实在该让百姓的“家长”——当地政府为之羞愧。
首先,有那么多的无家可归者,相关部门知道吗?关心过他们的生存吗?冬天来了,天气严寒,他们该怎样过冬?同时,为什么这些人无家可归,是他们懒惰,还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如果每个坐在暖气充足的办公室里的国家工作人员,都能设身处地多为这些城市里的“另类”人群多考虑一点,他们何至于把麦当劳当成家?
其次,流浪者宁可去麦当劳,也不愿去救助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救助站做得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为什么救助站还没有一家只卖快餐的餐馆“舒服”?为什么救助站让被救助对象“感觉不自由”?是救助站的条件有待改善,还是救助的方式、方法乃至工作人员的态度有待改变?
麦当劳不该成为“流浪者之家”,他们也没有接纳和救助流浪者的义务。而且,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一些前来就餐的顾客的反感。如报道中提到一位孙先生,认为流浪者住在餐厅,破坏了氛围。他们的反应很正常,谁也不希望自己在就餐的时候旁边有人呼呼大睡。然而,麦当劳为什么会成为“流浪者之家”值得深思。麦当劳像“家”,实在该让老百姓们真正的“家长”羞愧!乔志峰
前一篇:“合成淫秽照”咋能诈来钱?
后一篇:“畜生协议”折射贫富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