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评 |
“绿色清单”让普通买车人陷入两难
今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在用财政资金实施政府采购时须优先选择“绿色产品”。不按规定采购的单位,财政部门有可能拒付采购资金。财政部和环保总局联合发文,公布了我国第一份政府采购“绿色清单”,政府用车只能选择九大被环保认证的品牌,包括NISSAN(日产)、奥迪A6和奥迪A4等。(《京华时报》)
笔者注意到,在财政部和环保总局公布的公车“绿色清单”中,都是国外的品牌,我国自有的品牌如中华、奇瑞等无一上榜。这让我产生一个疑问:我国自有品牌的汽车都不是“绿色产品”?否则,为什么无一例外被排斥在“绿色清单”之外?
很多国家在采购公务车时,均以购买本土品牌为主。本土品牌轿车不能入选“绿色清单”,对扶持民族轿车工业极为不利。不按规定采购的单位,财政部门有可能拒付采购资金,这必将大大提高上榜品牌在政府用车中的比例,也等于是向未能入榜的品牌设置了难以逾越的关卡。权威部门列出的“绿色清单”,当然也是权威的、毋庸置疑的。面对这个“绿色清单”,笔者有点伤感。我国的汽车品牌努力奋斗了这么多年,现在差距依然很大,连自己的政府这一关都过不了,说明未来的路还有很长。
同时,这份“绿色清单”的发布,估计也会让很多打算买车的普通人陷入两难的境地:我们到底该不该购买我国自有品牌的汽车?买吧,连政府采购都将其排斥在外,其“绿色性”和其他方面都有点让人担心;不买,又实在很想支持我们自己的民族工业。在绿色和爱国之间,我们到底该如何抉择?乔志峰
前一篇:城管打人是“小事”?
后一篇:更要抵制来自外国人的恶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