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倒背《老子》有啥用?

(2006-11-19 14:53:18)
分类: 时评
倒背《老子》有啥用?


11岁大连男孩李杰馨在长沙全国经典教育交流会上先表演了正、倒背诵《老子》81章的绝技,又给大家表演了正、倒背圆周率2000位,让一些人感到惊叹不已。李杰馨8岁开始上学,现已学完小学课程,目前离校在家,由母亲辅导初中教材。
(《潇湘晨报 》)

儿童阶段是人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如果孩子们能够有计划地诵读优秀的中国文化经典,让孩子在成长历程中渐渐领悟这些文化经典,将对孩子的成长十分有益。
但是,象李杰馨的家长那样,不仅让孩子背书,还要倒背,并以此为荣出去表演,笔者认为不妥。

倒背《老子》有啥用?没有任何用处。《老子》作为古典名著,确实博大精深,但倒过来,就只是一堆文字的堆砌而已,没有任何意思和含义,从未听说有把《老子》倒过来研究的。非要去倒背,那就纯粹是死记硬背,除了证明背书者“记忆力超群”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有这个精力,有这点时间,学点什么不好,为何非要死背这一堆汉字?

倒背《老子》的确没有任何用处。但当家长的为什么要让孩子做无效劳动?一方面体现了一些家长望子成龙过于迫切、急于标新立异、试图以有违常规的方法来催生“神童”的心态。然而,这些家长却忘记了“拔苗助长”的故事,也没有意识到单纯的作秀和炒作对孩子百害而无一利。另一方面,倒背《老子》成了引人瞩目的“绝技”,也折射了当今中国教育的偏差。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许多人对孩子“才能”和“能力”的理解就是是否会背书。会背书,就能考试;会考试,则前途无量。于是,背书成了一些教育者和家长最关心的事情,正背书已经太普遍了,显不出“水平”,倒背书就应运而生。如果这种教育的偏差得不到修正,谁知道以后在背书这件事上还会玩出什么新花样?!


新闻链接 http://news.sina.com.cn/s/2005-05-03/01416551453.shtml


(乔志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