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评 |
三个馒头引发的担忧
因怀疑务工者杨先生扔了三个馒头,就对其开出“巨额罚单”,罚款一千元。这样的荒唐事发生在大连一建筑工地上。“罚的少点也就算了,我干了4个月,一共才挣了2700元,罚了一千元我实在是接受不了。”杨先生说。工地负责人表示,工地曾多次开会通知工人,不准浪费粮食,浪费粮食罚款一千元。(《大连晚报》)
因为怀疑扔了三个馒头就罚款一千元,这事听起来荒唐,可确实发生了。工人浪费粮食的做法肯定不对,可别说难以证实是杨先生扔馒头,就算扔了,也不至于罚一千块钱工资吧?并且,工地哪来的罚款的权力?他们有什么资格制定“罚款一千元”的标准?
此次三个馒头事件虽然并非什么大事,可仍然让我们为某些地方的工人们的处境担忧。他们在包工头和管理者的面前“矮”着一截,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为了生存,他们受苦受累,很多时候还要忍气吞声。对那些不公平的待遇或是包工头制定的“土政策”,只要不是实在忍无可忍,他们大多会选择沉默。“罚的少点也就算了”——这样的话谁听着不心酸?!
与工人们的软弱无助相比,包工头则显得盛气凌人多了。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随意制定处罚标准,说扣你工资就扣你工资,管他合不合理、违不违法,在我的一亩三分地我说了算!这样的工地、这样的包工头难道仅此一家吗?看看媒体上的报道,比这严重的还有。比如,某包工头拖欠工资,工人讨要不仅不给,还大打出手。多么的嚣张!
一定要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样的话说着容易,做起来却经常不是那么回事。劳动者的无助和包工头的嚣张,都折射出了相关管理部门监管力度的软弱无力——也许,这才是我们更应当为之深深担忧的。(乔志峰)
前一篇:大学里还容易丢什么?
后一篇:俺们老百姓能入点啥“干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