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评 |
“清仓甩卖”出卖的是城信
即日起,商铺一开门就挂出“清仓甩卖”牌子的行为有可能会招来主管单位最高三万元的罚单。由国家商务部、发改委、公安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五部门联合颁布的《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北京娱乐信报》)
众所周知,伴随城市市政动迁和商业网点的改造,一些商家乘机以“拆迁”为由,大肆违规促销。没完没了的“最后几天”“清仓甩卖”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常遭损害。笔者楼下一家服装店从去年便开始“清仓甩卖”,一会儿“最后三天”,一会儿“最后两天”,最终发展的“最后半天”,可一年过去了,“仓”不仅一直没有“清”完,货反而越来越多,品种也越来越全。不知道这“清仓甩卖”到底要清到什么时候?有邻居讽刺说:这个店家是在打造“清仓甩卖”的“百年老店”呢。
许多所谓的“清仓甩卖”,实际已经成为某些商家吸引、欺骗消费者的噱头,更成为兜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堂皇理由。商家可能会获取一时之利,丢掉的其实是自己的声誉和诚信。长此以往,必将自食苦果。在郑州黄河路,一商家为了让人相信其是最后的大甩卖,搞促销吸引顾客,在店门外挂满了俗不可耐的大字标语———“今日关门骗人是狗”,实在不雅。笔者曾和朋友一起去逛服装市场,看到商户在门前都立着大牌子,有的写“挥泪大甩卖”,有的写“跳楼大甩卖”。我开玩笑说:“再竞争下去,该有不要钱白送的衣服了?”话音刚落,只听前边有个商户大叫:“大家快来看呀,不要钱啦!”还真有这样的好事?!我和朋友将信将疑走过去,问摊主:“你这里哪些衣服不要钱?”摊主潇洒地把手一挥:“这屋里全部不要钱!”然后又“嘿嘿”笑着说:“这屋里的服装随便看,看看不要钱!”我们细想一下,不禁失笑:那摊主刚才喊的不就是“看看不要钱”的意思嘛!尽管觉得店主实在够幽默,可是,在如此幽默的店主那里买东西会放心吗?估计大多数人笑过之后还是会敬而远之的。现在,不少打着“清仓甩卖”招牌的店家门前门可罗雀,就是证明。
做生意要老老实实,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欺骗和误导上。可以说五部门联合联合颁布的《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的对虚假“清仓甩卖”的处罚管理办法,一方面是对消费者利益的维护,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对那些“清仓甩卖”上瘾的商家的挽救呢?(乔志峰原创)
前一篇:为何求助“管不着公务员”的记者?
后一篇:“减肥大米”与“疗妒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