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评 |
还有啥能当钱花?
《许昌日报》报道:优秀教师购物打5折还送礼品,普通教师购物打8折……教师节,河南省许昌市一些商家借机“表爱心”,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教师的优惠活动,但是部分商家的优惠内容却带着等级色彩,这让不少身处教学第一线的普通教师感慨颇多。
另据《现代快报》报道,南京解放路一专家门诊玩起了“长得像名医,瞧病可打折”的噱头,承诺只要长得像门诊医生或者像名人,就诊时可按相似度进行打折:“凡脸蛋像本中心医务工作者,看病可享受
3-9折,凡脸蛋像歌星、影星、球星等名人的也可以打折。”一位长得象郭达的市民得到了打3折的优惠,他笑称:“想不到,靠我这张脸也能省不少钱!”
一纸优秀教师的证书,就可以得到比普通教师优惠得多的购物折扣;一张跟别人相象的脸蛋,就可以享受比别人实惠得多的就医优惠……爱心也分等级?不仅老师纳闷儿,我们也想不明白;靠脸蛋看病也能打折?怎么看都有几分滑稽。
优秀教师和脸蛋都能当钱花,难道就是“市场经济”的独特产物?商家的想像力是丰富的,不知道明天还会想出什么其他高招。作为消费者,我们也无法预料不久的将来还有什么可以当钱花。商家按照这样的条件将顾客分为三六九等,无疑会让不具备这些条件的人很“受伤”。普通“园丁”就没有付出吗?教师节是所有教师的节日,并不是评优选先,商家凭什么划等级、排座次?对长得谁都不像的百姓来说,一个药几个价对他们公平吗?
对于这样的另类炒作,我们不妨一笑了之。但同时还是要提醒商家一句:炒作要有度,否则一不小心“炒糊”了就得不偿失了。如果在吸引一部分顾客的同时,引起了其他大部分人的反感,这苦果还得自己咽!(乔志峰原创)
后一篇:为何求助“管不着公务员”的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