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万元短信中得“大奖”竟是食用油一桶?!

(2006-11-04 09:23:10)
分类: 时评
发万元短信中得“大奖”竟是食用油一桶?!
    
 
  山东青年秦某登录聊城信息港,看到两公司联合举办的有奖竞答活动,该活动称“通过手机或互联网发短信答题可获得价值5万元雪佛兰汽车”,他本想通过发短信答题赢取大奖,没想到耗时半个月,花掉1.1万元电话信息费,以积分第二名的成绩结束了答题活动,最终只中了一桶1.8升的食用油,而且还要到北京领取。这名青年酒后越想越窝火,竟挥铁锤狂砸电信部门营业室,又被行政拘留15日。(《齐鲁晚报》)
  
花费1万多元短信费,中得的大奖竟然只是区区一桶食用油,就这还要带着身份证千里迢迢到北京去领,秦某的遭遇让人唏嘘。可你对主办方又说不出什么:人家没强迫你,你自己愿意参加,怪得了谁?至于奖品,那该怨你“手臭”,更不能怨别人。
  
现在有很多跟短信挂钩的活动,比如有奖竞答、有奖投票等等。这些活动的举办者,有的是为了追求广告效应,有的干脆就是为了赚取老百姓的短信费。对于此类活动,将其作为一种娱乐和消谴偶而参加一下未尝不可,如果为所谓的“大奖”诱惑而沉溺其中、生出“赌性”,难免得不偿失。
  
另外,短信活动目前也缺乏相应的监管,因此很不规范。例如世界杯期间,各种有奖竞猜纷至沓来,许多黑公司也乘机浑水摸鱼。有的市民因参加活动发去一条短信,立即收到七、八条回信,话费被扣20多元;有的只要参加一次活动,马上进入“包月”圈套,月月扣你的钱……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强调“短信有奖竞猜不得以高额奖品和奖金迎合或诱发听众、观念的投机、博彩心理”,可各种短信活动还是层出不穷,并从传统的电视、广播“阵地”转移到了网络等“新战场”……
 
 可以说,目前红红火火的“短信经济”,有相当一部分是钻了监管不严的空子。对那些利用短信大赚黑心钱的经营者,不仅需要老百姓擦亮双眼予以唾弃,更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措施进行规范和严格管理。(乔志峰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