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达不到期待就要祸害你

(2016-01-18 00:11:18)
标签:

杂谈

亲子关系

父母

家庭

情感

 达不到期待就要祸害你         刚有2位网友同时跟我说来自父母的负能量,相差不了1分钟。所以我得写写这个。
        一位的伤害来自妈妈:我和我妈妈:从小我做什么她都不喜欢,不是她定义里的“有用”,不满意,就算是第一她也觉得人外有人,还可以更好。她用激将法打击(激励)我,可我便是“既然这样那就爱咋咋地”。她说我可以跟她谈心做朋友,我当真的结果就是落话柄成为日后数落的理由。想过改变模式,但一个人努力没用。爱咋咋地吧!
       另一位的伤害来自父亲:我听见我爸爸对姐姐说我,“她也没有什么大能力,也就那样了”。我觉得我好不容易对我爸重新建立的感情又被他毁了。
         这种伤害是非常普遍的。叫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段电视采访,就是王朔和妈妈座一起接受记者问题。王朔和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好,这和文革期间当妈妈的军医没空照顾孩子有关,长期不在王朔身边,放养在军队大院里,体会不到被爱,他也写过“童年是残忍的”。 
       当时电视采访,王朔问了他妈妈一句话,妈你爱我么?他妈妈接的很快,爱呀。他又追问了一句,我是杀人犯你还爱我么?他妈妈说,我会举报你。这么段对话,明显看的出来,做孩子的是期待父母无条件的爱,我不管什么样,你都应该是接受我的。
         可惜父母都是人,不是另一个生物也不是神佛,对孩子的期待都是有条件的。这种有条件猛一听是很难接受,可实际上所有做父母的都会这样。在孩子没符合要求的情况下,会有伤害,抱怨,贬低。 
        我之所以说“所有父母”,这是人性的缘故,而不是父母境界都不高。即使说有例外,从不贬低孩子,这个例外也是在一个建立信任的前提下,他们已经看到了这孩子的能力。比如说,这孩子现在做什么都不顺,可我感觉以后不会这样的,他有能力。这种信任,对父母的精神层次要求是很高的,必须具备2个因素,一个是相当了解孩子要什么,另一个是他们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
       来自父母的伤害比恋爱受伤朋友出卖都严重,亲人的言语像刀子一样锋利,句句扎在心窝上。前几天我一个网友跟我说,平日他爸爸给她的印象就是不太管她,可一次矛盾,她爸爸脱口而出,你这么大岁数了,不结婚,什么好意思在家么。这话让她很吃惊很伤心,一直没流露过呀,咋突然就暴露了真实想法了?那说明平日的不管,是怕找不痛快,干脆忍耐点。
        还有一位网友有段日子更闹心,生活落入低谷了,她和妈妈因此有矛盾,母女两人的性格都是太有主见了,谁也不会妥协。这位母亲不得已找到我吐苦水,我站旁观角度吧,挺体谅这母亲的苦衷,希望孩子稳定点,有个正常婚姻生活,出发点都是来自爱。可这话说出来就不是这样了,实话说,幸好是跟我说的,我也经历过一些不听话与家人对着干的阶段,我也了解某种性格什么样是正常的。如果换一个不了解的人听到这些话,有可能会被鄙视被嘲笑,甚至大惊小怪,啊?她原来是这样的人啊。这位妈妈整个对我诉说的过程,全部都是对孩子隐私的曝光,完全不给她留一点自尊的,如同揭露。
        这种爱是很残忍的,只顾及自己的痛苦,相当自私。尤其说到婚姻,竟然说,我知道她的爱人不怎么样,可总比没人要她好吧。哎,当孩子达不到期待的时候,这类父母会表现的比任何人都狠毒。这话如果让他们听了一定很难接受,我是爱孩子的呀,我为谁好啊,我为了孩子都睡不着觉,什么都干不成了,还让我怎么样?
        要我直说的话,不如说说为什么急成这样的原因。
1,孩子你过的不好,叫我脸上无光,无法面对亲戚朋友外人的眼光。
2,为孩子我付出了多少心血,花了多少钱,就为你,如今竟然无回报,不能接受。
3,孩子你不是我想要的那种人,我想象的你不是这样的,应该是什么样什么样,你做不到就是无能不上进。
4,孩子你能按我说的路去走,不至于这么差劲,我都是对的,你是错的。
5,孩子我等不及了,你什么时候才能出人头地呢?我还有没有希望扬眉吐气?别等我老了还得帮你,我老了又指望不上你。(嘴上说这叫恨铁不成钢)
6,孩子你要是一直这样,我很没安全感的。

      无非就是这些潜台词,不管父母什么性格,都有类似的期盼和不平衡。一旦你看到某个家庭和睦,其乐融融,一定是其中做孩子的物质和事业婚姻等是满足了父母的要求的。也许不是百分百的满意,但至少达到了要求了,这没理由不幸福不和睦。
        我是自从钻研数字以来,从限制数感受到了这个真相:天下没有无条件爱的父母。都是有条件的,否则孩子出色,为什么父母都那么开心?那么荣耀?这也是任何关系的主导因素——需要平衡。只是期待不同,侧重点不同,而且和他们个人的现状安全感都有很大联系的。
      比如说,得到尊重比较多的父母,事业成就突出的父母,才华横溢的父母,明显就对孩子的期待不那么强烈,这和“我有”这心理有关。以前也说过这个,婚姻幸福的父母;对儿女的婚姻问题并没有太多的苛刻,也是因为“我有”。有,既不匮乏。
         再举个限制数的例子,限制3的孩子跟我诉苦的是最多的,因为限制3的父母是最擅长贬低打击孩子,怕孩子默默无闻平庸到底。特希望孩子光彩照人的,引人注目的。可假如限制3的父母自己能达到这些标准,如妈妈是明星是企业家是成功者,这个孩子虽然照样被期待有光芒,相比贬低会少一些。取决了父母自己意愿的满足,对自己不满,自然投射给了孩子。
       当你符合了父母所期待,你会发现彼此关系会自然融洽了,都不用去努力沟通,非常轻松地就其乐融融了。
         表面上看,父母成长了,孩子也长大了,懂事了,可这是有前提的,有相互的之间的联系。曾有位做经纪人的朋友跟我说过一位明星的家庭,姐妹2人,姐姐家喻户晓,妹妹只是一个公司上班的普通人,这姐妹俩的父母对她们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明星姐姐回家从来都是让父母喜出望外的,妈妈说,你看孩子那么忙还回来看我们,太孝顺了,邻居王大爷天天问我,你家闺女太有出息了,啥时候回来见见。妈妈见到平凡的妹妹,就不客气了,你帮我干点这个,干点那个,谁叫你姐没空呢,你多干点吧。
          这是势力么?不是,这是期待与回报的反应。
         写这么多我就想说这个,别抱怨父母苛刻,祸害孩子,这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激发你实现自我或者毁灭自我的宿命。宿命无法脱离,但你可以长见志气独立再独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安全感与陪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