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全感与陪伴

(2016-01-10 03:23:20)
标签:

杂谈

安全感与陪伴     今有位问我个问题,安全感到底是来自己,还是从别人那里获得。我是比较喜欢琢磨下这些看似经常提,但实际上越说越乱的话题。

           安全感的问题确实被说滥了,分析来总结说法特别多,而且我也看了很多写安全感的文章,心理分析,情感角度都有,越写越复杂,不属于安全感的范围也算一起了。有的说,缺安全感的人是压抑人格,不敢施展自己会很无助很焦虑。刚还看有篇说,人的安全感百分之70来自物质安全,有房子有钱就安全。也有给各种建议的,如何建立安全感,等等。
        我个人是不认同这些说法,为啥呢?任何一个现象的根源,都只有一个出发点,其他的那些五花八门的理由都是促成这个起因的表象。
       
1,是不是有的人有安全感,有的人就没有安全感?
      没有安全感的人确实特别普遍,各种心理测验,或者七脉轮测试,包括占星啊数字啊等等西式分析法,都能看到一个人明显缺乏安全感。但这是不是就说明没安全感是天生的?我是仔细琢磨过这个问题。
        生日确实能看到人的不安全感,那说明有天生的因素。比如有4的人就比没4的需求安全感,没5的人就比有5的缺乏安全感,容易焦虑不安,还有限制数带来的各种不安。    
      但有个事实也摆在这里,没有谁彻底地有安全感。任何人都有感觉无力的部分,尤其遇到困境的时候。即使天性上独立强悍,身心还是需求安全的。          
      天生的性格只能证明对安全感的需求有差异——A认为不买房子就没家,就不安全,借钱贷款还几十年也得实现有自己房子。B认为把那买房子的几百万花在享受上多好啊,想去哪去哪,何必为金钱卖命呢,生活品质更不能差。 前一种,是图稳定有保障的人,后一种在稳定需求上就不看重了,看重的是质量。但后一种人如果缺乏能力的话,也会没安全感,得不到价值肯定也是会焦虑的。(2个层次的需求)
        所以,人都有各种不安全因素,而且越是贪心的人越不安全。
        
2,安全感需要爱的陪伴       
       我前几天在微博发了一条这样写的:
       有2个新闻是上下挨着的,一男因被骗1万元上吊自杀,这命咋那么便宜呢。另一个是韩国老歌手李爱兰年轻时唱出名,半路生活落魄,连住的地方都没有,长年寄宿妹妹家,一直在还债。可命运在53岁有转折,因一个契机再次走红。人对困境的承受能力差别实在太大了,有底气会柳暗花明,没有只能灰飞烟灭。 
       我写的这段也是在说表象,对困境的承受能力不同,结局不同。我看到一个转发的评论,觉得写的靠谱:
         取名困难喵说不是每个家庭都是港湾,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的时候即使再有亲人,到困难时也难免会有孤家寡人的感觉。生命的可贵,在于一个依靠。如果没有,那么不是坚强的活着,就是绝望的死去。
        这位网友的话说到关键处,能让一个人在困境中坚强存活,来自亲人的陪伴,就是有爱。 
安全感与陪伴     因为事业不顺,李爱兰的经济状况捉襟见肘,她没有自己的房子。现年53岁的她仍旧寄居在已经结婚了的妹妹家里,每天过着白天出去唱歌,晚上回来帮忙做家务的生活。李爱兰说:住了这么久了没什么不方便的,妹夫就像是自己弟弟。——摘)
       只要身边有陪伴,家人接纳,不管是责任感还是依赖,人再难再苦,都不是孤单的。而那位上吊的男子,有可能家庭负担太大,家庭又无爱,生存的责任全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无助到极点。被骗钱只是一个“活着无希望”的导火索而已,只有借机逃避了。

3,家庭根源
      有次2位天性都属于比较脆弱的人同时和我聊天,不同的家庭情况。从小到大父母给予爱的那位就明显单纯,勇敢,容易信任,敢于寻求爱情,也有自知之明,很明白自己的短处,欲望不大。另一位家庭缺爱的就明显不安全感强烈,想的特别多,特复杂,警惕,焦虑不安,不相信爱情,而且总选择自己做不了的事,自找压力。这种区别特别明显。
        安全感最初是从父母那里获得,从小总被冷落,被嫌弃,或者期待过高,不满意就贬低,这样的小孩必定没安全感,缺少陪伴的感受。尤其母亲是否能给予足够的爱很关键。
       成年人里很多这样的事,母亲自己本身就孤单缺爱(婚姻不好,孤寡,抱怨),这对孩子的婚姻是有很恶劣的影响的,是不幸福的延续。像很多女性跟我抱怨婆婆挑剔苛刻难相处,只要去了解这个婆婆的故事,就明白了,她没有爱的陪伴,如何能懂祝福你们呢?
      

4.只有钱和事业就有安全感么?
       我看过一种女权论调,女人只要自己独立,有钱花,事业好,并不需要男人在身边。甚至还说有伴侣容易得病。实话说,每次看微博有人转这种话题,我就想反驳,一想,算了吧,争论这个干吗呢,你到哪一站才有那一站的感受。
       伴侣是一个爱的陪伴关系,相互的陪伴,平等,欣赏,认同彼此,有吸引力,依恋,物质不匮乏,这些促成了好的伴侣,两人会产生能量。 以前我就写过,没有谁会心甘情愿去图一个人的钱,只是因为得不到爱才去图最实惠的那部分,也是为了平衡。可这种平衡是缺乏陪伴的,人和小动物一样的,猫只吃到美味罐头就满足了么?得有主人用爱陪伴它们才行。
      没遇到合适的伴侣,那些和动物朝夕相处的单身们相比要好很多,你爱它们,抚摸给予,接收那种爱的信息,它们会把你当做亲人,自己也得到了安全感。
       陪伴的意义是:随同做伴。

5 ,无依无靠是最让人缺少安全感的。可为啥很多人有依靠有陪伴还是没安全感?
       这和认知有关了。我曾经20几岁-30出头的时候也没安全感。其实父母很疼我,一点不缺爱,只是他们也许给予我的爱不是我想要的,我要的是自由。我穿的很暖和了,我妈非叫我穿棉裤怕冻着,我爱吃的东西说没营养,我就很烦,棉裤多难看啊,有营养的不好吃啊。
       不认为父母的疼爱是爱,觉得那是束缚,跟我过不去。我年轻时候特别羡慕流浪汉,没人管啊,多自由啊,随地一睡真好哎。那时候我自己感受不到有陪伴,自己的认知造成的假想的孤单。那会儿我去饭馆要坐角落才舒坦,睡觉要蒙上头才睡踏实,没安全感。后来我被某人唤醒了对父母那种爱的理解,也有陪伴我的人给予的温暖,逐渐就感觉自己啥都不怕了,有什么可怕的?天塌了这么多亲人和我一起顶。我有!
       有爱,就是安全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