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说元旦写个2012年的感慨,结果家里宽带出问题,修理的工人拖延好几天,把我急的,结果就没写成。一晃荡到2013年了,从数字5的年拖延到数字6的年,那些感慨就随便说说吧。
某日,那谁的两个搞音乐朋友聊起这个圈子的诸多急功近利的现象,我就感叹:了解真相不难,只怕当事者们一直逃避真相,忙着制造假像,还以为假像才是成功之路。更何况,假像并不能令人心想事成,毕竟,那是个虚幻的欲望。
什么叫虚幻的欲望?就是完全不靠谱的要结果,直接省略过程。就比如一人很饿,太想吃涮羊肉了,可又没钱去饭馆吃顿现成的,只好在家弄,可准备羊肉和菜也需要花工夫,买肉片,买菜洗菜,还要弄个锅做点水烧开了,这个过程也是需要付出的体力和耐心的。可这人实在没耐心享受过程,于是,干脆就生着蘸点酱油吃了。到是吃到嘴里了,羊肉吃饱了,就是直接奔厕所拉肚子去了。过后,还责备自己运气不好,或者抱怨羊肉不新鲜,吃了坏肚子。
目的这个东西容易叫人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我要得到”上,手伸在空中要,浑身上下都绷的很紧。不信试试,把手伸向空中,会不会越伸胳膊越酸,眼睛会不会只看上面不注意脚下?脚底随时要打晃,坚持不了多长就得摔倒。很多人就是被伸手够着要摔残的!
我去年就有个人体会,本答应编辑去年写完第2本书,开始都知道我也是急着写完,还着手吸取了大家建议。但我这人越是带目的性做事,越会成为束缚,反而写不出来,不仅被套住了个框框,还会出现抵触,更何况创造力就被阻碍了。命数5就是这样,完全要随性,一但被计划局限一切都不自如了。半路我突然就明白了,做事带目的是影响人的创造力的,我经常跟逍般聊这个道理,必须自B然然做事,没感觉不能生逼着自己有感觉,比如写书,做音乐,画画,这些工作不是修鞋蒸馒头的体力活,只要动动身子就能干了,那是需要自然状态中的产生感觉和动力的,没有的时候,不勉强,必须随意。
后来我不着急写了,我要的不是续写一本书的业绩,而是一本深层解读数字的书,最起码我要对的起自己,然后对得起读者花这个钱来买。当所有人问我,写完没,我都告之,慢慢写,不着急。真的,我不着急了,现在回头看,我是对的,假如去年就交了稿子,我肯定要追悔莫及。因为很多对数字的感悟都是在体验洞察中出现的,包括一些小事小细节的启发,我想表达得实用有价值,必须过自己这道关,这需要点时间和经验来完成,不能当业绩。
如今普遍有个现象,不管做什么职业,都在堆业绩,急着给自己增加业绩。好象不忙着就没有业绩,用业绩来证明自己“有用”,这是很滑稽的自我欺骗。你以为,你很忙就很有价值么?问问那些忙着堆业绩的人,当不忙的时候,会不会很空虚很无聊。那些貌似很丰盛的业绩,真的是自己想要的么?还是做给别人看的?
我前几天家里无法上网,就拿着笔记本电脑连续去了几天星巴克。这地方真是说不清楚,你说安静吧?每个人都端个本本在上网,你说嘈杂吧,也有些人专门约人找地方表演。
前天去,我旁边坐了2个台湾人聊天,看样子是在内地工作的心灵鸡汤机构的组织者。我这上网他们俩在旁边太吵了,声音还很大,口音还有点娘,鸡鸡歪歪的。关键说的内容太无聊了,其中一个台湾男说,服务行业做的就是细节,我们要把细节做到家,让那些企业家们的心灵得到救赎,给他们派心理专家,清理心理垃圾才行。我听这句扫了他一眼,这片汤话说的啊,真够2的,企业家都是花痴么?那男见旁边有人关注,立即大声滔滔不绝起来,继续说他的理论,什么有钱的企业家们心理垃圾过多,需要找人释放,我们做的就是清理工作,不是赚他们的钱,我们不为赚钱,而是帮助他们清洁心灵。
我必须换一行写。听到这,我有种冲动,想拍桌子揭露他们虚伪,这种聊天太虚了,简直就是缺心眼的表演。演给别人看换个临时的满足,这叫务虚,对他们自己没任何意义。无非就是喝了2杯咖啡,过了个嘴瘾,回家该郁闷还郁闷,该空虚还空虚,该赚不着钱还是赚不着钱。
我去年深刻地领悟了这个道理,想让自己顺当点,平静点,不是靠各种练功,也用不着想太复杂,就一点相当简单——自然再自然,你怎么舒坦就是怎么自然,那些自我欺骗的假像、做给别人看的东西,都会成为毁人不倦的负能量。
2013年是数字6,比2012年会少点变换,重点都在生活上,但也多了一个AB面的提示:多务实,少务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