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艺善缘”印象(二)

(2006-11-11 21:52:31)
分类: 分享感动

他的行楷见也非常有特色,像他的老师华人德一样, 羊晓君偏好隶书对联而以行楷作长篇边跋,用笔沉着朴实,结字疏宕洒脱,具有“状飞动之趣,写真奥之思”的草书效果,于是常有人琢磨,羊晓君的书法达到如此境界,是否和他的特殊的身体条件(比如‘残而必工’)有关?

对此,羊晓君很坦然地回答:按理我们身有残疾应该是弱项,但是艺术之规律既不会顺应“残而必工”,也不会顺应“残而不工”,身体的孱弱导致我们社交活动大大减少,内省的时间大大增多,欲望少了,内心静了,境界也就容易进入了……

羊晓君现为中国书协会员、浙江杭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十艺善缘书画艺术中心副主任,他介绍我采访“十艺善缘”之一的高晓笛时,对我善意地一笑:这是一位非常有造诣的女艺术家,只是表达太困难了。

 

无声丹青胜有声

 

一直有一种疑问,一个失聪的画家,最初是怎么入门、怎样领会绘画的诸多概念的呢?

中国残联新闻促进会副秘书长、“十艺善缘”倡导者之一宋体金先生为我们解释说,中国书画史上,“残道人”、“聋丹青”举不胜举,惟其残疾,也许对生命的感悟更加深刻和独特,其作品更会直指人心深处。

但是,毋庸讳言,他们的学习(特别是失聪者)也特别困难,拿“十艺善缘”来说,十位艺术家中,竟然七位是失聪的,所以,虽然成才的道路各有辛酸,但是初学的路径都相同,那就是靠眼睛。

他们的眼睛都特别地敏锐,宋体金说,比之鹰隼,比之雷达都毫不为过,学画时,他们往往“浑身毛孔都张开着”不放过一个细节,面对老师,看表情,看口形,看手势,看笔墨,看力度,看擦痕……

这样的学习虽然累极,但因为极度用心,反而易窥书画真昧。

现年52岁的高晓笛如果光从从神态看,单纯得只有20岁。

既聋又哑的高晓笛1955年出生于重庆,祖籍天津,少女时就师从名老画家朱佩君先生,擅长工笔花鸟兼人物,1984年调入成都画院任专职画家,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十艺善缘书画艺术中心副主任。

担任翻译的孙女士介绍说,高晓笛从小就浸润在艺术氛围中,书法学的是宋徽宗瘦金体一路,画画学的是重彩工笔花鸟一路,“文革”也罢,“出国热”也罢,“经商热”也罢,人间的潮起潮落,云卷云舒,七情六欲,尔虞我诈,都和她没有关系,她似乎身居方外,天天专注于花、鸟、虫、草,一有空,就和小动物聊天,和奇花异卉说话,久而久之,她的精神深深地渗入了大自然,寄心于大自然,待到作画时,往往已经和画融为一体了。

2007年上海世界特奥会举行期间,“十艺善缘书画家为2007年上海世界特奥会加油” 活动在上海虹桥迎宾馆举行,十艺善缘书画艺术中心的残疾人书画家把联袂创作的巨幅画作《翔》,赠送给了2007年上海世界特奥会执委会,表达了对智障人士的关爱以及对世界特奥事业的美好祝愿。

  那幅重彩斐然的《翔》,就是由高晓笛执笔,集体创作而成的。画面上盛开的玉兰花寓意美好的上海在2007年喜迎来自全球的特奥运动员,10只展翅飞翔的鸽子代表了残疾人书画家对世界特奥事业的美好祝愿。

    也许是造物给她的补偿,也许基于强烈的企盼,高晓笛的画面色彩总是格外地绚丽多彩,然而瑰丽中见沉郁,繁华中见静穆,在工笔中融入中国古典技法以及西方印象派手法,故而大家都说她“大胆”,形似国画的画面不是水墨,而是色彩为主,有人认为和传统的国画大相径庭,高晓笛则通过译员告诉我们:在六千年的中国美术史(自彩陶算起)中,五千年都是色彩的天下,水墨仅仅1千年左右的历史,那么,到底是色彩经典,还是水墨经典?

我的确想“反叛”水墨的圭臬,她说,因为你水墨最初也是“叛逆”出来的,五千年的规矩,当初都被你水墨破了,我为什么就不能破你1千年的?

她学过日本画,而且在绘画时毫不踌躇地予以表现,有人问她担心不担心同行的微词?高晓笛听到提问一脸的惊诧:微词?为什么有人要不满?世界上的人都知道,日本画的根器源自中国,很多技法中国已经失传,他们倒还保留着,有的简直直接克隆当时中国的名家,好比“师兄代师传艺”,我学的就是本家的真谛啊?更何况,艺术为天下公器,“有德者居之”,有什么可怕的呢?

失聪有失聪的优势,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程大利先生说,一个人失聪不能说话,她(他)的世界就会特别安静,正可以“澄怀观道”,全部智慧更容易集中到笔墨中去,艺术是一门静心的事业,只有修为高的人才能达到“止静”的境界啊!晓笛的画,画中有光影,有静物式的构图,色彩雅致柔和,光影的体积表现,被恰当地控制在平面的总体效果中,凸现了东方女性特有的东方诗情,实乃现代形态的“国画”,因为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故而作品屡屡被海内外方家收藏。

“十艺善缘”,一个身残志坚而又坚韧精进的艺术群体,倘佯其间,既可以欣赏黄国民(肢残)郁勃苍劲的北方山水,又可以漫步吴汉华(失聪)灵动亮丽的江南春雨;史晓慧(失聪)圆润古雅的人物画在“清”、“静”的意境上和高晓笛“有得一拼”,吴郑杞(失聪)儒雅萧散的静态书体也未尝不能和羊晓君论剑墨池;风萧萧,刘宗汉(肢残)画品多次入展全国大展,雨绵绵,穆小玫(失聪)丹青屡屡国外个展……

因为感动,因为爱心,“十艺善缘”一问世就感受到社会力量的强援,中华全国工商联常委、四川省政协常委、四川富临集团董事长安治富就是“十艺善缘”最热心的资助者,在被问及对残疾人的书画事业何以情有独钟时,这位福布斯榜上有名的慈善家说得好:没有良好的人道主义社会氛围,就没有“十艺善缘”的诞生,天地之间,善缘至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