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谈人所艺 |
罗家宽笔下的花鸟墨不浓重色不浓烈,色彩丰富明丽,线条细腻处理,清逸润泽,充满了灵动的自然神韵和生活情趣。他始终追求的意境之静、气韵之动、画格之高,大但突破传统技法形式,将传统写意与西画技法融汇一起,营造现代的视觉效果,使画面的艺术语言更为丰富。
现为华夏画院院长的罗家宽曾游历祖国名山大川,他的画里不仅有千里豪云磅礴重山,也有一望无垠田园美景。他用五彩笔墨,点线勾勒,在小小画幅中豪爽挥洒出高山流水、田舍农耕。无论是浓墨淡彩,清丽挺拔的山川都让人感到自然的邈远雄壮,恬静的原野生态。他同样也用画花鸟的细节以波送帆、飞水浮云、山谷深居增加画面动感,营造画面情趣,动静相存、流润活脱,沉郁中显飘逸,墨色沉重色彩质朴,浑厚清新中既有北方山川的宏阔,也不失江南山水的灵逸。他在三十多年来潜心绘画艺术同时,广采博取生活感受与学养积累。少受传统技法的影响。他的山水正是以其朴实的自然风貌和诗意的原野情怀,发掘出人类生存空间独特的自然美感和精神意蕴,营造出静穆澄澈的渴望家园。
家宽酷爱大自然的花卉。对千姿百态的花卉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牡丹的富贵,会引发了蓬勃的激情;茉莉的淡雅,让染维持着平和的心态;秋菊的华贵,会使你看到收获的欢笑;冬梅的冷傲,能陶冶人不屈的正气。在千姿百态,芬芳迷人的花种中,最让他钟情的还是那塘中的荷花和迎霜的菊韵。他是用荷和菊之品性来磨砺自己心性。
荷花被世人喜爱,历代无数大家都喜画荷花。历代画家以荷花为母题,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对画家来说,荷花本身往往没有多大的意义,只不过是借以构成画面和组织色块与线条的材料而已,如形状、线条和色面等。罗家宽笔下的荷花、菊花意境深远。他善于在大自然中捕捉灵感,所以他描绘的花儿鸟儿千姿百态、色彩纷呈,温婉、沉静而又超脱,充满灵性。静心品味能让人有种意味深长、身临其境的感觉。他笔下的荷花纯洁无瑕,亭亭玉立;菊花亦幻亦真,高贵典雅,清逸幽香。景物与宁静祥和的气氛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花中桃源映入眼帘。他的笔墨自然花卉,是凝聚了多年的心血,才创造出的一种奇特的意境,诗一般的情调跃然纸上,会让观者获得一种无尽的享受。罗家宽认为,画家所追求的,不仅是营造宁静安谧的画面气氛,使人看着觉得享受,更重要的是要传递人文主题的精微和深度。
他的荷花表现形式别出心裁,常用生动的细节衬托浓郁的自然气息和生活情趣。荷花上多出一点灵动的蟋蟀,飘枝上伏有可爱的知了,一点细节,显示出画家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关注,对人类淳美意境的不懈追求。
从最初从南北朝梁元帝(公元553年-公元555年)的画荷之作,到近代海上画派的赵之谦、吴昌硕等美菊香墨,留下了不少美不胜收的以荷菊为题材的绘画精品。但是,罗家宽却在用自己生活的立场和感情,以自己的生命感悟体验荷花和菊花品性,感受自然植物的大憎大爱。罗家宽画荷,不泥古法,不重唯美;他把荷视为一种自然物之上的品格题材,所用章法实虚相得益彰,求汉画风骨,点线相间,墨彩交织。画中鸭、鹭鸶。水鸟、金鱼穿插得当,游于荷中,静动结合,笔墨互应,或泼彩或焦墨,或用冲水,或留飞白,显示出笔墨彩泼的荷塘意境和情趣,是意象表述的鸟语花香,也是重新审视大自然造化的荷花与先人赋于它人格之上的荷花意境。罗家宽的荷和菊不仅仅是表现植物外表的“景象”,他用抽象笔墨和笔墨之美传达自己对自然的情感,让自然万物进入画家的心灵,融进自己灵魂,简单而美仑的画面,才会从胸中流溢而出。虽然他往往在画面上表现的只是荷和菊的一朵,却让人能感觉到一首自然生命的美妙乐章。
他饱和着热爱生活、崇尚自然、追求理想的炽热情感,经常会在“重重青盖、片片幽香”的夏日荷塘中,“与荷细语、推心交往”,去感受去提炼去把握“花中君子”之美。从小荷、新荷、盛荷到枯荷、残荷;从色彩、构图到荷的氛围营造;在宣纸上演绎他心上的荷花世界。他不摹古人的构图,不仿古人之用墨,但又不是西方抽象或表现风格的套用,而是用诗一般的语言所表述的笔墨情趣。罗家宽认为荷花有很丰富的感情,即便是残荷,也能烘托出生命的新鲜。因此,他的荷花跟别人不同,画面表现的是荷花的境界、荷花的精神。在传统的意象中,“荷尽已无擎雨盖”的被落,“留得枯荷 听雨声”的凄凉,而罗家宽却发掘出残荷的美质,让“鞠躬尽瘁”的残荷绽放出一种特殊的美质。
罗家宽赋予荷花这种人格化的力量,还表现在他大胆地用墨、用色、用光、用水,或墨黑如漆,或淡者如烟,大气磅礴。一叶之中水墨交融,浓淡相破,观一叶已觉满纸烟云。只见那硕大如伞的碧叶在波光浅荡的水面上随风翻飞,初绽绯红的花苞,从弥漫在荷塘里氤氲的雾霭中淡淡吐香……纯净中富于变化,幽淡的调子和舒展的旋律交织成一幅幅既有古典雅趣又富于现代意味的图景,给人恬静幽远的意味。他在技法运用上,不追求造型的逼真,他认为,过于逼真的造型,只会降低国画的品格。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是今天的国画家应该具备的境界。因此,他笔下的荷花不仅超越了花卉本身的属性,也将人文主题通过创新的笔墨推向另一种境界。
罗家宽的菊更是注重追求傲霜风骨之精神,泼彩浓重,不求局部完美而使整体章法完整,但求情感和笔墨相融一体。泼彩与破墨,纵情恣意,求意趣而不求形似,布局经营之新颖,爽朗大方而又不失传统,用色简洁明快,却不艳俗。笔墨中透露出对传统的承传而又不失对现代色彩观念的借鉴。《秋艳菊韵》、《风骨颂》、《霜重本色浓》等一系列菊的作品,笔墨润而不湿,沧桑而不凄凉。升华了植物的内在品性。《老来红》中的菊花笑绽于寒霜,舞动于冷冽,顾盼生姿,千娇百媚。画面充满生机。在此幅作品中,他把秋菊哗然秀发、傲睨风霜的自然特点表现得宛若天成。
几枝红荷,点破层绿,在风中摇曳。不知何处飞来的几只翠鸟“扑剌剌”掠过水面,欲停未停,让人体会到一种“碧荷相伴水禽鸟”的乐趣。只要你驻足观赏罗家宽的荷花,就能看到荷的神韵,闻到荷的清香,感知荷的娇妍,品味荷的诗意。
那心灵的沉荷,那傲骨的菊韵,都隐在笔墨与泥土之中,只有打开心灵之窗才可嗅闻到生命的芬香。艺术的世界就是这样,在静幽之中生发出无尽的美音,在感悟之中溢散笔墨的芬芳。也许,能让人感受心境体验的作品才会具有深邃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