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以“住在天堂”自豪的杭州人的自信心,最近受到了不小冲击。中央文明委日前公布“全国文明城市”候选名单,呼声甚高的杭州榜上无名。
笔者和杭州渊源颇多,那里有许多的朋友。每年都有几次杭州行程,对这个城市的感觉还是很好的。经济发达不说,城市治安非常不错。唯一让我苦恼的事,这个城市带有星级的旅游饭店的房价高居不下。我曾多次住过的解放路上浣纱宾馆每年都要长一次房价。特别是到了旅游黄金周,城市所有的饭店房费都会临时上浮。过去,对这种现象没有想过什么。但今天细细想来,杭州的确有一种娇奢之气, 大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架势。难怪一位杭州市民在新浪网上发出感慨:其它城市我不了解,但我是一个杭州市民,认为杭州是没有资格称得上文明城市的。首先是房价是天价,市民无法安居,而政府还在抢劫(文三路 和马塍路口居然在造“省级机关经济适用房”,而旁边的崇文公寓均价超过1万2);二是城市管理的宗旨在保护强者,欺压弱者,把自行车、电动车往人行道上赶,把马路100%让给机动车,行人没有行路权;三是出租车司机素质极差,杭州出租车白天开车都是操着杭州话的杭州人,外地人根本无法和出租司机交流。
一位杭州网友认为这次的落选是一件好事而不是坏事。他认为如果杭州入选为文明城市,市领导及市民们会洋洋得意,以为文明就是如此,到顶了,不用再努力了。其实,杭州如果入选,很多杭州人自己都会反对。首先是杭州的交通,连续的交通事故说明斑马线就是“死亡线”;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上随处可见停得横七竖八的汽车;电动 自行车在人行道、机动车道上横冲直撞、飞速穿行。杭州的市政规划也存在许多及待解决的问题,经常会用砍伐大片绿树来达到拓宽马路的目的。
也有的网民认为,觉得杭州的生活质量绝对是不差的,哪怕比外国也不会逊色到哪里去。他也承认杭州现在的问题是人多,本来不大的城市挤进更多的人,自然会失去平衡,造成秩序管理的漏洞。他认为杭州的一些市井气正是一个作为居住城市的感觉,是杭州的文化特色。这位杭州网民曾经多次去过国外,他看过外国那些一眼望去一尘不染人也没几个人的城市 觉得那样道是怪怪的了。他认为杭州不要以没评上而懊恼,这种形式主义的东西不要更好,只要在杭州生活愉快就好
也有许多去过杭州的网民认为,落选对杭州来说,丝毫不影响城市的形象。如果安家的他们还是会选择在杭州,杭州是个有灵气的地方,杭州也是个全面的真正适宜居住的城市,杭州不敢说是样样都好,但是生活在杭州你会感到很方便和惬意。真正的杭州本地人往往崇尚小富即安的理念,有点钱就去西湖边或者梅家坞龙井喝茶打牌,过自己的小日子。他们认为,讨厌这个城市的人自然会离开,喜欢这个城市的人 还是会来的。
针对网上有人说说杭州话不好听的问题,受到了许多网民的反驳。反驳者认为只能说杭州话不好听的人不了解杭州的历史,现在杭州方言是从南宋时期将杭州本地话和北宋的官话交融流传下来的,那是历史文化遗产。现在杭州方言中有许多语言发音和现在北方的发音是类似的。
网民们对杭州市政府喜欢些面子工程非议颇多。许多网民对杭州一直不停的在搞形象工程表示出很大的反感。他们认为,这样做,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今天不是把临街的房子粉刷一下, 明天就是把出租车档次搞高点,;一些主干道每年都要翻新,每年都在翻新道路, 交通怎么能不拥挤呢? 杭州是个旅游城市,这么小点个城市, 每年都有许许多多的开大型的会议,在杭州召开。杭州市区的庆春东路 仅今年就大修了两次,刚刚铺好的路面又马上重新铺浦一次.难怪杭州网民把杭州的公交车说成是马路杀手,大小马路补补修修不停,出租车不横冲直撞才怪呢。杭州需要做强的不光是经济的发展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市民的素质和城市的软环境的提升就目前而言是更迫切的。说果以前的西湖是西子,“浓妆细抹总相宜”;现在的西湖则是“珠光宝气伤民财”。
更有网民认为,杭州落选全国文明城市候选名单而引发一场大讨论,本身是对杭州是一种肯定。毕竟杭州给人的印象还是一个美好的城市。
更有不少网民还是表现出一种杭州人特有的自傲。不管怎么样,他们生活在杭州感到幸 福,他们有天堂,而别人没有,他们有西湖,别人也没有,还有可笑的网民,把杭州和上海相比,在他看来,杭州景区肯定比上海浦东好。
也有网民希望大家发表评论能本着客观求实的态度,任何城市都会有不文明的现象存在。中国人爱把自己扮成检察官,一旦有机会,人人棒杀。是否想过,在批评别人的时候,你自己个人是否做到了?你自己的城市是否做到了?
一位在杭州生活了快50年的网民很理性的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前几天去了长白山和泰山旅游 ,感受到吉林人和山东人的热情诚恳,是发自内心,是一种自然的流露。反观杭州和杭州人,所谓的文明大都流于形式,他认为于政府和舆论引导是有责任的。他感觉这些年,杭州一直再搞些面子工程,不把钱用到实处。希望不要再教育灌输老百姓天堂了什么的,弄的杭州人真以为自己生活在世界上最美丽最宜人的好城市,傲奢之气溢于内外。要知道这世界上比西湖漂亮美丽的湖和城市多了去了。他觉得杭州最需要加强的是社会公德心、最需要克服的是自放鞭炮、自我欣赏陶醉的小富即安的小市民情结。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放大器”和“加速器”,聚焦和折射着人类文明演进的轨迹。创建文明城市,重在过程,重在持之以恒,重在建立长效机制。杭州的西湖是美丽的,但她并不仅仅是属于杭州人的,她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恩赐。然而,杭州人却一直以此作为老本,老是有一种酸溜溜的优越感,在自我陶醉的过程中,却把城市建设得不伦不类。希望管理和经营杭州这座城市的人,把评选引起的冲击波作为激励着城市奋发进取的动力,放下狭隘的心胸,站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高度,爱护和管理好这座属于中国的文化名城。莫让杭州被人为的涂上灰尘,而伤了中国所有热爱杭州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