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宋鹏伟
宋鹏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597
  • 关注人气:3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条诠释现代宜居内涵的大道

(2021-05-06 17:41:20)
标签:

时评

杂谈

    全长75公里的滨河自行车道,宛如一条夺目的项链,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是建设者们给市民奉上的一份劳动节礼物,向他们致敬!
    只要亲自看看,就会在心底里冒出“大气上档次”的评价。事实上,它更宝贵的价值是“奢华有内涵”。现代社会,人们经常陷入一种矛盾之中,即一边享受现代化带来的好处,一边又不时地抱怨它的副作用。手机在握,天下事尽入吾掌中,却沉溺于信息轰炸中停不下来,无暇走出家门欣赏春色。出门旅游,巴不得看到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但吃住行方面的一丁点儿不便,都让人无法忍受。
    “既要又要”,看似无解,其实正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可以追求快节奏,也要能享受慢生活;交通建设追求效率与速度,也应兼顾快慢分离,让不同主体都能各行其道……现代都市就当全面发展。一出手就是75公里长的自行车道,太原可谓高起点,大手笔的背后,不只是满足骑车人需求那么简单——着眼于建设“体育山西、健康山西、幸福山西”,提升城市品位与格调,才是更深层次的考量。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每个城市都在为更低碳、更环保而努力,以期每天都能看到蓝天白云,听到蛙鸣鸟叫。以交通为例,零排放的自行车无疑是最环保、最健康的出行工具,但要让走入汽车时代的人们自愿选择骑车出行,还必须围绕他们的痛点去发力。这意味着,哪怕道路资源再紧张,也须优先保障自行车和行人的路权,让现实体验引导市民的出行选择。
    因此,滨河自行车道的“高大上”不是奢侈,恰是现代都市建设所体现的价值取向。判断一个城市是否现代化和宜居,不仅要看它是否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也要看非机动车和行人是否畅行无阻、心情愉悦。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别看它车道宽度不足10米,承载的内涵却不可小觑。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的这首诗,几乎可以无缝衔接到这里。河畔一条红色的彩带,上面有星星点点在移动,天黑后更是在夜灯的映照下显得流光溢彩。在上面迤逦而行,除了能畅享起起伏伏的乐趣,还能同时看到如梭车流与花海碧波,现代与宜居交相辉映,瞬间尽收眼底。此情此景,一下拉近了市民与汾河美景的距离,不正是我们追求的“路在景中、景在路中、路景一体”吗?更可贵的是,自行车道从设计到施工,还突出了实用性和服务性的特点:具有防滑耐磨功效的路面,便于自行车进出的助力推行系统,可供市民歇脚避雨的观景平台……如此精细化、人性化的服务,离不开现代科技的加持,在保证市民高品质骑行体验的同时,也有望孵化出一个新的“打卡圣地”。
    春风十里,繁花相送,一车一人便可领略这美好时光,真好。这条景观之道、健康之道、文明之道,见证着一座城的蝶变,也预示着未来发展的目标愈加清晰——让人站上C位,朝着现代与宜居的目标奋进,就能不断听到更美的交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