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宋鹏伟
宋鹏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168
  • 关注人气:3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科技为治理公交扒窃赋能

(2021-04-15 08:28:38)
标签:

时评

杂谈

    411日上午11时许,李大爷乘坐905路公交车回清徐。公交车驾驶员刘志鹏,看到李大爷的挎包被小偷翻开时,以文明用语暗示,以眼神提示,避免了乘客钱物遭受损失。(《太原晚报》414日)

    司机巧妙提醒,乘客及时会意,小偷最终没有得逞。这样的结局固然完美,却也令人忍不住想:假如司机没发现怎么办?

    提醒乘客保管好自己的财物,并让年轻人给老人让座,这样的场景在每辆公交车上都司空见惯。如果不是车上人不多,假如李大爷没有回头与司机发生眼神交流,小偷恐怕已经得手。说到底,这样的事情具有偶然性,最好的办法,还是乘客自身要加强防范。

    事实上,小偷已经是一个快要淡出历史舞台的职业。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别说是年轻人,就是很多老年人也习惯了出门不带钱包,通过手机来完成支付行为。那就偷手机?并不划算。一者,很多人都有手机依赖,机不离手还怎么偷?二来,手机支付需要密码或指纹,偷来也派不上太大用场。所以,这个在公交车上扒窃的小偷,很可能是实在没有其它手艺,或者偷盗成瘾,才会铤而走险。

    因此,不给小偷以可趁之机,就是每个人尤其是老年人格外需要注意的。简单说,就是要拥抱新科技,主动学习和习惯手机支付,这样就可以避免出门携带大量现金,让小偷空手而归。此外,不善用手机的老年人无异于小偷的最佳作案对象,像李大爷这样携带数千元现金时,要格外警惕和防范意外发生,把包抱在胸前或干脆打车都是更好的选择。

    另一方面,这种犯罪未遂的小偷,往往也是惯偷,公交部门可以通过监控设施记录其体貌特征,及时汇总和反馈给公安部门。在掌握其作案规律后,公安民警可以在恰当的时机将其现场擒获,以更好地保护司乘人员的安全。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利用科技手段防范和治理犯罪行为,正在成为可能,也必将加速公交扒窃这种行为退出历史舞台的步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