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区开放应循序渐进

(2016-02-23 11:16:16)
标签:

杂谈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近日印发,勾画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中国城市发展的“路线图”。《意见》提出,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北京青年报》2月22日)
       《意见》涵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诸多内容,但“住宅小区开放化”尤为引人瞩目。除了与普通人利益直接相关外,更重要的是与目前的现实和潮流截然相反,加剧了人们的各种担心。
        高端楼盘之所以高价,很大程度在于公共绿化等配套设施质量更高,而这些主要由业主分担的公摊费用建设,并通过物业费维护。一旦彻底实现开放化,势必因违背了“谁出钱、谁受益”的原则而影响了业主权益。进一步说,业主购房时为良好的小区环境支付了高价,开放化无异于单方面变更合同,必然招致业主的集体反对。毕竟按照《物权法》的规定,小区内部的产权归全体业主所有,是否开放应由业主大会决定。
        除此以外,安全管理也会面临挑战。像网友所说的那样,小偷怎么办?小广告怎么办?游商怎么办?流浪汉怎么办?敲门直销怎么办?以目前的城市管理水平和整体文明素质,有没有大门和围墙,真的是两个样子,必然对小区管理带来极大挑战。
        毫无疑问,小区开放化是大势所趋,且内部道路公共化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但目前贸然推开恐怕并不现实。最好的办法是,先从机关企事业单位做试点,毕竟阻力较小、管理也相对容易,待成熟后再逐步铺开。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让好事真正办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