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移风易俗需要两条腿走路

(2014-11-04 16:55:02)

     “今年村委会主任嫁闺女都没有大操大办,俺们就更不能搞特殊了,况且有村里的红白理事会帮忙料理,省钱省力又省心,多好!”近半年多来,在阳曲县侯村乡西黄水村,移风易俗、节俭办事渐成风尚。10月30日,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全省城乡居民发出倡议,提倡大家婚事雅办、丧事简办、节俭操办。(《太原晚报》11月4日)
      移风易俗是个老话题,却也是任何时代都回避不了的话题,可以说一直都是现在进行时。纵向来看,文明指数逐步提高;横向比较,越是落后地区,陋习越多。
      民俗其实是个中性词,但其中却又蕴含着褒义词和贬义词。褒义指的是那些好的文化传统,比如过年贴春联、包饺子,可谓是中国人的文化标记,需要提倡与传承;贬义指的是那些陈规陋习,虽然随着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已经越来越少,但身边同样屡见不鲜。比如打新郎、闹伴娘、夜半婚炮,还有时常能够耳闻的配阴婚。客观而言,陋习的存在有其“市场”,有些是出于烘托气氛的需要,有些则与封建迷信一脉相承,前者一旦出格,就会演化为悲剧,后者则更加危险,时常游走在犯罪的边缘。例如,有些人有病不去医院,却热衷于求助神汉和神婆,有些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甚至还出现了给婴儿扎针的惨剧。
      移风易俗也是大众的需要。随着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陈规陋习,其实多数人也不愿意遵从,毕竟浪费金钱、时间和感情,但让每一个轮到自己的普通人站出来说不,却也并不容易。不走寻常路需要智识与勇气,面对着“人言可畏”的舆论压力,加上“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等观念,很多人还是会选择就范,毕竟婚丧嫁娶“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儿”。
      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首先是要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自上而下地大力提倡移风易俗,并争取让领导干部率先垂范,鼓励大家摒弃陋习,这一点在农村尤为重要。同样重要的,是要做到令行禁止,既然有明文规定城市不许放炮,就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能让法规虚掷,甚至形成法不责众的局面。其实,只要管理到位,很多人也愿意就坡下驴,自觉自愿地放弃诸多陋习。
      归根结底,所有侵害他人利益的风俗都是需要摒弃的。虽然改变人们的价值观还需要时间,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现实层面有所行动。革弊立新、移风易俗,需要官民之间的良性互动,也需要用更多的实际行动来督促人们观念的改变,让人们看到陋习之陋,也让更多的带头者不再孤单,从而让风俗回归其应有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