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适房理应退出历史舞台

(2013-03-04 15:10:38)

    记者从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获悉,目前郑州市已经不再受理新的经适房申请,今年郑州市保障房将实行“三房合一”新模式,即把符合保障条件的廉租房、经适房与公租房对象统一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停止经适房和廉租房的市场供应。这意味着,面世以来一直毁誉参半的经适房,将彻底退出郑州市历史。(《中国青年报》3月4日)

    经济适用房属于保障房的一种,原本是为了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要,但因其日渐沦为强势阶层权力自肥和利益输送的工具,多年来饱受诟病。任其发展,只会变成“穷人无保障、权力很适用”的怪胎。

    事实上,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经适房起初并未受到市场青睐,但到2005年后得到了井喷式地发展,原因只有一个——商品房和经适房的价格拉开了档次。当巨大的套利空间出现,权力和资本便嗅到了气味,甚至往往狼狈为奸。郑州“房妹”爆出的十多套经适房甚至只是个体腐败的一个缩影,更多的经适房指标沦为一些企事业单位集资建房的利器。省去了本应向政府缴纳的土地出让金,坐等土地升值,五年后便可上市交易,在权力的扭曲下,经适房根本无法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反倒成了权势阶层包赚不赔的金饭碗。

    从另一个角度说,经适房即使分配公正,也并不适合当前的保障需求。保障的目标是维持最低生活水准,而非奖励贫困,如果因贫困得到的经适房反倒成了日后牟取暴利的工具,岂非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又何言公平?正因如此,新一轮的保障房建设强调一个“租”字,即以公租房和廉租房为主的保障方式来弥补多年来的欠账。新政同过去最大的区别,就是强调共有产权,甚至是居住权与所有权的彻底分离,真正实现居者有其屋,而非居者有其房。随着“去产权化”的深入,保障房对于权力黑手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需求将得到满足,政府也可以节约大量的公共资源,实现保障资源的公平分配与循环利用。   

    以租代售的保障房建设,不啻于拨乱反正的一次顶层设计,随着经适房在历史舞台上的谢幕,保障房必将回归其本色,满足越来越多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