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只阻挡真相浮出的道德之手

(2013-02-07 11:42:15)

     针对《人物》杂志发布的报道《厉害女士》一文,袁厉害女婿微博发文斥其报道不实。2月6日晚,《人物》杂志公布袁厉害投资楼盘的相关证据。对此,袁厉害的女婿郭海洋仍坚持表示袁未投资,并称欢迎相关部门查证。不过,郭海洋此前承诺公布的房产信息却并未兑现。(《京华时报》2月7日)

    一场火灾,带走了几名孤儿的生命,露出了官方救孤的乏力,也烧出了扑朔迷离的真相。这真相,与媒体最开始一边倒的判断有别,火力悄然由质疑公权转向了袁厉害本人。这真相,仍在抵达的路上。

    有人说,袁厉害的瑕疵遮挡不了其救孤助残的意义,个别媒体的报道是在转移视线;有媒体说,我们不能苛求好人必须“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我们要的是人,不是神。诚然,没有袁厉害当初的救助,有些弃儿可能早已在街头离世,即使经济方面有问题,也不能抹杀其正面意义。但正由于她是人,不是神,所以必须经得住真想带来的拷问,而以其他理由阻挡真相浮出的道德大棒,其实正是在自己造神。

    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来评价?袁厉害当然做了许多好事,甚至是普通人难以做到的好事,她当然也可以拥有合法财产,甚至是客观上利用救助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这都没有问题。但如果媒体质疑的“将孩子分为‘三六九等’,‘头等’孩子得以享受最好的照顾,而最需要照顾的‘下等’孩子,一度同垃圾、苍蝇、大小便挤在一起艰难求生”为真,是否也因其挽救过他们的生命而不应被追究?救命构成了虐待的权利?假使其利用孩子牟利,也需要被宽容?

    没有真相,一切皆空。太多的现实证明,慈善有时只是一件外衣,曾经的好人也会变成今天的坏人,不容置疑恰是最易产生坏人的土壤。正因如此,当地民政部门不敢强力收回孩子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样的舆论环境,恰似一把无形的刀,任何于袁厉害不利的做法似乎都变得居心叵测起来。

     真相有时是残酷的,残酷到人们不愿看见和相信。可在生命面前,这一切又是渺小的,还原个体真相与反思制度之痛尽可以并行不悖,只有在正视和还原真相与人性的复杂,才可能在痛定思痛之后,带来脱胎换股的改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