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慈善也需要市场竞争

(2011-11-15 14:21:29)
标签:

杂谈

       11月14日,民政部启动建设“中国公益慈善信息报送平台”,预计明年上半年可投入使用。民政部明年还将出台公益慈善捐助信息管理办法,届时将强制规定公益组织均须公开慈善捐助信息,包括接收捐赠、款物使用、受益地区等若干项。(京华时报11月15日)
        一系列慈善丑闻过后,怒其不争的上级部门终于忍不住了,准备给那些一夜间从天堂跌落地狱的半官方慈善机构擦屁股。谆谆之心,拳拳之意,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郭美美事件一出,太多的人已经开始用脚投票。相关数据显示,从6到8月,慈善组织接收的捐赠数额下降了86.6%。长此以往,再遇天灾人祸时,民众的善心将向何处寻出口?岂不是将某些慈善机构欠下的孽债让灾民们来偿?
        所以说,慈善事业已经不能再如自由落体般下坠,而恰恰需要大踏步的前进以挽回公众日渐丧失信任的善念。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还要继续无条件地扶持那些半官方的慈善机构,公信力地坍塌自有其内在逻辑,也绝非一年半载可以修复。强力作用的结果,往往注定难以改变其堕落的轨迹。
        即使有一两家彻底倒下,也未见得是什么坏事。这与媒体等行业类似,长期的虚假报道和傲慢形象,必然会遭到读者的淘汰,其死因也许是对市场规律的最好阐释与捍卫。信任是最宝贵的东西,对慈善事业尤其如此,对慈善文化淡漠的中国尤其如此;信任也是最难挽回的东西,需要让后来者看到失去她的代价,需要让慈善事业从此能彻底构筑起公信力的平台。一如三鹿的倒掉,双汇的折戟,实不足惜。
        如果非要找出一个谋害信任的凶手,慈善垄断无疑是最好的答案。有垄断就会有歧视、傲慢和不公,就杜绝不了贪污受贿和利益寻租的的沉渣泛起。信任重建,需要一个公平的起点和良性的机制,只有让不同的慈善机构去市场中充分竞争,那些更加专业和具有公信力的慈善团体才会脱颖而出,真正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不负每一点善念的重托。
        慈善是一项带有道德洁癖的伟业,有时放任是最好的管理,不如把权力交给民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