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垄断是出租车乱象的病根儿

(2011-08-02 11:35:25)
标签:

杂谈

     针对汽油价格上涨和交通拥堵状况,杭州市政府将从8月1日起对出租车营运实行临时补助,每辆车每做一笔生意补助1元钱,由市财政出资。10月底前将完成出租车运价调整,运价调整后不再实施补助。(中国广播网8月1日)
    事件的背景是杭州8月1日发生大规模出租车停运事件,面对同样的突发状况,各地基本采取同样的举措应对——补贴,调价。因为对待遇不满,便可以让政府迅速作出让步,恐怕一般人得不到这样的优待,他们凭什么?
    垄断。诚然,垄断有时候会产生这样的副作用,使其可以挟公众利益以令政府,但平日里不为人知的巨大利益还是令人不忍割舍的。绝对的垄断,必然带来低效、暴利与腐败,这是在很多行业都已经反复证明了的,当下火山口上的铁道部就是最好的缩影。如果说诸如水电油气等国民经济命脉行业还情有可原,那么出租车凭什么也要“特许经营”?
    利益。看看出租车行业的上市公司业绩年报,就知道了出租车行业的利润率有多高。本质上,中国出租车行业都在通过牌照管制实施特许经营,具体表现方式分为两种:一是北京、上海等地的公司化经营,二是以太原为代表的个体化经营。前者,司机需要向出租车公司缴纳份子钱,后者,司机需要向车主缴纳承包费。在垄断链条上,风险最小、获利最丰最容易的往往是上层组织,比如出租车公司和车主,最辛苦而又挣不了太多钱的是的哥的姐。因此,出租车大规模停运未必不是因为司机们待遇微薄,但因此就断定出租车无利可图却太过武断,坐拥份子钱和承包费的公司和车主从中拿了多少呢?总赔钱为什么不申请破产或者转让您的牌照呢?挣大钱的是他们,推出来要钱的却是司机;应该公司和车主掏的钱,到头来却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未免太不公平。
    服务水平的下降,同样源于垄断。由于缺乏充分的市场竞争,拒载、拼车、议价等情况屡禁不止,服务行业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卖方市场。同时,每当政府想要增加出租车数量以缓解“打车难”现象时,既得利益阶层又想尽办法站出来反对,使得种种乱象长期无法得以解决。百姓有怨气、驾驶员喊屈、政府头疼的多输局面就此形成,每一次的让步,不过是缓解了表面矛盾,而只要深层次改革没有启动,停运事件恐怕还会周而复始地发生。
    是时候打破这种人为制造的垄断了,本不属于国家要害行业的出租车经营,为什么政府非要牌照管制?如果能够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大幅降低行业准入门槛,让不同经营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凭借价格和服务优胜劣汰,真正把投票权交给消费者岂不是更好?
    让市场的归市场,市长的归市长,恐怕才是解决困局的根本之道。否则的话,无论费用怎样上涨,所维持的不过是资源、行业和行政垄断的稳定收益,多少钱是个头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