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宋鹏伟
宋鹏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898
  • 关注人气:3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他不是清华博士

(2010-12-01 09:46:51)
标签:

杂谈

        近日,因家乡房屋在未签拆迁协议的情况下,于凌晨被拆,清华大学法学博士王进文发出一封致山东潍坊市长许立全的公开信。随后,潍坊市潍城区区委副书记王兆辉来北京与其当面接洽,目前双方正在沟通。(新京报12月1日)
       清华、法学博士、市长和公开信,是这一事件可以构成新闻的几大要素,也是其可以迅速传播进而演进为舆论焦点的主要原因。在这四个关键词中,前两者又是重中之重,因为其稀缺与难以复制的特点,恰恰契合了媒体追求“人咬狗”的猎奇心理,强强对话总是格外吸引眼球。
       显然,当事人王进文正是利用了其个人身份的特殊性,才成功将一己之困转化为公众焦点。无疑,这是一条捷径,杠杆作用十分明显。然而,却不是每个遭遇不公的公民都可以加以利用,他们只得从其他方面想办法:农民工讨薪不得,上塔吊;拆迁户守房不成,自焚……
       殊途同归,他们都抱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把事情搞大。尽管“搞大”的方法各不相同,但无不紧紧围绕舆论传播的特点,试图引起媒体和网民的关注,事实也多次证明,这是“一用就灵”的妙计,身份和影响越大,当事人得到满意解决的可能就越大,受到打压报复的几率也越小。
       这些人一次次成功策划了对大众眼球的牵引,我们却很难苛责。面对公权力的肆意侵害,面对相关部门的不作为,面对法治不彰的窘境,个体力量的选择是极其有限的,这就是为什么唐福珍、叶忠诚等人宁可自焚殒命也决不妥协的原因。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不是作秀,却又必须有“秀”的要素,只有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后,才可能自上而下地进行问责,使沉冤得以昭雪。这是一条走得通的路,只是维权代价过大,尤其是对那些没有身份光环的弱势群体而言,实为不可承受之重。
       付出,就会有收获;事情一旦搞大,急于扑火的地方政府责任人往往都会十分爽快地解决问题。短短几日,清华博士也收到了匿名电话——“给你汇138万,这事就别闹了”,可以想见,此时再多要点补偿也并非难事,前提是“识时务”、见好就收。在真相尚未公开、责任未被追究的前提下,这钱该收吗?收了,就成了一桩地下交易,媒体和大众都成了为其摇旗呐喊,助其讨价还价的帮凶;不收,前路未卜,也许日后还会遭到报复,谋求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让他独自来扛?
       注定无解。尽管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当事人对这种私下补偿说不,但舆论关注的焦点总是在不断变化,体制内自动运行的调查问责机制也远未形成。从某种程度上说,无论是闻之唬人的清华博士,还是以命相胁的农民工,片刻的强势总会过去,最终不过成为岁月里留在人们回忆中的一道伤疤而已。
       只有等到那一天,当人们遭遇不公时不必寻找新闻卖点,当不同阶层都可以依靠同一法律强势维权,才可以说,“请找我的律师”,而不必脱口而出“我爸是李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