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拿物价没办法?

(2010-11-10 12:41:13)
标签:

杂谈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9日举行的全国煤炭工作会议上表示,估计今年的物价指数(CPI)要稍微高于年初制定的3%的目标。这是国家部委有关负责人首次表示今年物价涨幅会超3%。这一表态与此前国家发改委多次强调“今年物价控制在3%以内的目标没问题”有所出入。(中国证券报11月10日)
       大蒜、大米、食用油,鸡蛋、白菜和土豆,这个冬天还没有真正冷起来,物价逐步攀升的势头已让人们感到阵阵凉意。我们可以不了解,甚至不关心CPI是否真的会超过3%,但我们知道白菜土豆不能不吃,飞涨的物价已逼得人们无路可退——生活还是那样,钱却少了。
       在经济学上,CPI指数超过3%,就叫通货膨胀,超过5%,就算严重的通货膨胀。最新公布的9月份CPI为3.6%,涨幅创23个月新高,甚至逼得深圳人跑去香港打酱油。然而,我们却是不承认通货膨胀的,而是使用“结构性物价上涨”的创新说法,强调个别商品物价上涨对指数构成的影响,潜台词为暂时的、非全面性的物价上涨。另一方面,还总爱强调“尚在可控范围之内”,但始终不见有力的调控措施出台。你那厢可控而不控,不知吓唬谁;我这厢却早已经吃紧了啊!今年全年的CPI走势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物价上涨态势早已形成,且有加速上涨之势,怎能避而不见?
       发改委主任张平的一席话,更加坚定了人们的通胀预期。从前言之凿凿的“保三”已成昨日黄花,也许今后的目标是“保四”或者“保五”,与GDP的“保八”相比,政府对CPI的控制,主要的目的就是“保民生”,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质量。
       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弗里德曼说,通货膨胀的实质是货币的发行增长,超过产品的增长。列宁也曾表达过类似的意思——通过一种持续不断的通货膨胀过程,政府能够秘密地和不被察觉地没收公民的大量财富。这也就是说,通货膨胀意味着政府正在对老百姓手里的收入注水。毫无疑问,通货膨胀会加剧贫富分化,因为同样的通胀水平对穷人和富人的影响却是不同的。于穷人而言,基本生活支出在收入中的占比较大,物价上涨会不可避免地降低其生活水平;对富人来说,基本生活支出占比要小得多,而且其可以因房产、股票和黄金珠宝等资产价格的上涨而获利,不仅可以对冲生活用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甚至可能因此而赚得盆满钵满。有消息显示,自1970年以来,美国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人口经通货膨胀调整后的收入增长了60%,而其他人群的收入却下降了10%以上。
       有专家表示,相对于中国GDP预期10%的增速,5%的CPI水平,没有什么可怕的。貌似有道理,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往往伴随着高通胀的压力。可同时又引出另一个问题,GDP的增长是为了什么?要知道,长期以来政府税收增加的速度是超过GDP增速的,更远超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国富民穷的现实一再提醒我们:税收过高以及居民收入分配极不平衡,直接制约了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长——也许国家可以承受,但低收入群体实在难以承受。
       车船税、房产税箭在弦上,存款利率跑不过物价上涨的负利率现实也为时多日,国民如何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拿什么响应“扩大消费”的号召,幸福指数又如何能够上升?即使“十二五规划”强调的“民富优先”理念很快落地,又怎能保证成果不会被通货膨胀吞噬掉。
       众所周知,食品涨价往往是全面通胀的前奏,食品价格的上涨可以迅速传导到其他商品上,如果不在早期加以控制,带来的后果往往是严重的,真到那时,恐怕连出加息这样的重拳也未必奏效。要知道,在房地产价格泡沫得到初步抑制的当下,CPI的涨幅可谓货真价实,每个人都感同身受,任何无视与遮掩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收入与通胀乃一个硬币的两面,与其缓慢提高收入,不如迅速降低物价、控制通胀,真正做到让利于民。手里还有多少牌,赶紧打出来吧,房子可以不买,饭总不能不吃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