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原来南方体育总编龚晓跃所说,“一群和我们一样的人,我们聚集在一起,点燃篝火,舞之蹈之……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知道我们向哪里去”。
我想说,这就是媒体人的最佳状态,时而像水一样涓涓流动,时而像烈火一样风卷残云,在与时代脉搏的共振中,实现自己独特的传媒理想与职业成就。做一名记者,最重要的是理想,所谓新闻理想,你懂的。
我们干的这种差事,就是关注社会百姓的非常态,而长期在非常态中生存的人,想必是一定要有些理想,才能不为乌云遮望眼的。采访中,有些人奉你为座上宾,耳语之间却是假话连篇;有些人对你怒斥恐吓,背后却是见不得光的脆弱与忌惮;有些人将你作为最后一线希望,到头来你却只能体味那痛彻心扉的无力感。你只是一名记者,可以大到无限大,也可以低微到一片尘埃里。
任何有意义的伟大事业恐怕都是如此吧!诸如军人和老师,若没有那看起来显得不合时宜的理想支撑,这份工作也就沦为一份谋生的饭碗,究竟是做不好的。
做好又如何?须知记者采访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他必须通过媒体完成舆论表达,所以单个记者的理想永远没有媒体理想的意义大,集体意志的体现才有价值,才会恒久。
若有理想,定是要付出代价的。每天看着各种令人发指的社会新闻,愤怒终将过去,进而产生质疑,然而质疑又会很快被淹没在新一轮的新闻中。周而复始,神伤情累,会感到孤独,像堂吉诃德与风车战斗一样,到底有无意义?
我们的文化中,没有关心国事的传统,这成了制约国家民族进步的最大掣肘。有网友戏言,“一个连街头小偷都不敢呵斥的民族,却有勇气高呼灭了‘小日本’”。每当你被震撼,天天你都会陷入沉思,便进了无底洞。
只要有理想,总会相通的。记者的工作,就是站在明天回望今天,你可能需要透支许多,却不必怀疑他的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