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将工会话语权交还工人

(2010-08-30 14:28:56)
标签:

杂谈

        北京基层工会主席有望实现工资由上级工会负担,“经济命脉”与企业脱离,将首次出现“身份独立”的基层工会主席。市总工会还将酝酿基层工会主席直选、外派等方式,加强基层工会独立履行职责的能力。(新京报8月30日)
       尽管是“有望实现”,还是让人看到了工会恢复元气的希望。长久以来,那个只管组织运动会、发放劳保用品和评选劳模的工会,早已脱离了其存在的核心价值——代表工人与资方博弈,变成一个专事休闲活动的老大妈了。
       这其中,最大的误区就在于,将工人的工会变成了企业的工会。没有工人直选、由企业任命和发薪,当碰到需要与资方谈判时,这样的工会必然软弱无力。工人对工会没有话语权,工会对企业当然也没有话语权,解决工会尴尬的根本,就在于让工会真正交回工人手中,消除工会对企业及行政部门的依附性,激活其原本应有的效能。
       北京的做法无疑是有益的尝试,首先让工会干部与企业从经济上脱钩,辅之以工会主席直选、外派等方式,切断工会与企业之间的利益纠葛,使其面对资方时不再“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可以挺起腰杆来为工人说话。   
       毫无疑问,只有在工会力量的保护下,不同企业的工人才能在工资、福利和劳动环境等方面取得合理的回报,与企业利益达成最大的共识与平衡。当然,有时工人们也是“贪得无厌”的,过高的要求也会损害企业的竞争力,欧美发达国家屡次出现的大罢工甚至令企业家们十分头疼。可是,这种博弈的存在,本身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唯有如此才能保障先天处于分散和弱势的工人阶层具有“讨价还价”的权利,维护工人的生存权益,并不断提升产业结构的升级。
       不得不说的是,长久以来“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并非科技含量与品牌优势,而是靠牺牲了很多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换来的,有时甚至是生命和尊严。时至今日,这种靠廉价劳动力产生的低成本优势,必须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可以依靠的,唯有能够代表工人利益、抗拒资方收买的工会。
       保障劳工权益是工会灵魂,丢掉它就失去了最根本的力量来源。去除工“官办工会”对政府和企业的过分依赖只是第一步,如何由“协助企业管理工人”的角色回归“服务于工人”的角色与功能,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良性互动,真正建立起工人的信任感。而这一切,更大的考验不是智慧,而是执政者的勇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