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古称泺,后称历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济南很早就有“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元·于钦《汇波楼记略》)”的美誉。金代曾有人立“名泉碑”,列举济南名泉七十二个。古人曾经留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清·刘鹗)”的美誉。
济南城内百泉争涌,泉水数量之多在中国城市之中可谓罕见,在济南辖区内(含郊区)现存733个天然泉。济南“七十二名泉”之说,最早源于金代的《名泉碑》,其中趵突泉被乾隆皇帝封为“天下第一泉”。乾隆时期的文人盛百二在其《听泉斋记》中的说法则更加符合实际:“历下之泉甲海内,著名者七十二泉,名而不著者五十九,其他无名者奚啻百数”。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地质情况的变化,古人所列的“七十二名泉”有许多已被填埋或消失。从2004年4月,历时五载评选出的济南“七十二名泉”及“十大泉群”正式公布。新的“七十二名泉”包括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等历史上已有的名泉,又有琵琶泉、玛瑙泉、九女泉等新增的名泉,酒泉、香泉、金虎泉等历史上的名泉则因消失而除名。
(▲ 注:本文图片引自网络)
【黑虎泉】 是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居于“黑虎泉泉群”之首。
黑虎泉之名,始见于金代的名泉碑。一说名的来源是因岸上原有一“黑虎庙”;
也有的说是因“水激柱石,声如虎啸”而得名,因此泉为一天然洞穴,内有一巨石盘曲伏卧,上生苔藓,显得黑苍苍,如猛虎深藏,
泉水从巨石下涌出,激湍撞击,再加半夜朔风吹入石隙裂缝,酷似虎啸,故称黑虎泉。
据《历乘》记载:黑虎泉自“崖下水出,汇为一池,汩汩有声,流入城壕,其清可鉴眉须。”明代晏壁的《济南七十二泉》诗,
写出了黑虎泉的气势:“石皤水府色苍苍,深处浑如黑虎藏。半夜朔风吹石裂,一声清啸月无光。”清代的刘鹗在他的《老残游记》中,
对黑虎泉的描述也颇详尽。
感谢好友朱韵宇老师寄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