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古称泺,后称历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济南很早就有“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元·于钦《汇波楼记略》)”的美誉。金代曾有人立“名泉碑”,列举济南名泉七十二个。古人曾经留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清·刘鹗)”的美誉。
济南城内百泉争涌,泉水数量之多在中国城市之中可谓罕见,在济南辖区内(含郊区)现存733个天然泉。济南“七十二名泉”之说,最早源于金代的《名泉碑》,其中趵突泉被乾隆皇帝封为“天下第一泉”。乾隆时期的文人盛百二在其《听泉斋记》中的说法则更加符合实际:“历下之泉甲海内,著名者七十二泉,名而不著者五十九,其他无名者奚啻百数”。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地质情况的变化,古人所列的“七十二名泉”有许多已被填埋或消失。从2004年4月,历时五载评选出的济南“七十二名泉”及“十大泉群”正式公布。新的“七十二名泉”包括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等历史上已有的名泉,又有琵琶泉、玛瑙泉、九女泉等新增的名泉,酒泉、香泉、金虎泉等历史上的名泉则因消失而除名。
(▲ 注:本文图片引自网络)
【月牙泉】
月牙泉为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所著录的济南名泉之一,属五龙潭泉群。据清代王培荀《乡园忆旧录》记载:“月牙泉
,在西门外北巷中,形似初月,故名.水极清澈,有王氏宅临泉,隔一墙,内有巨池,蓄红鱼数十头,长几丈余,粗如巨桶,不知养自何年.“该泉曾于1964年予以整修,扩大水面,泉池周围砌以高低错落的太湖石,水中立一高达3米的太湖石,犹如月宫中的玉兔。泉池长13米,宽8米,深1.5米,呈不规则形式。泉水碧绿。古温泉水注入该泉,后流入西护城河。盛水时,泉水从石中涌出,顺势叠瀑而下,似飞瀑,若水帘,形成泉中之泉的月牙飞瀑奇观。月牙泉在济南72名泉中喷涌的水位是最高的,只有下水位达到29米时,才会喷涌。“月牙飞瀑”出现同时标志着济南72泉全部喷涌。
感谢好友朱韵宇老师寄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