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南北长220公里,东西宽20~40公里。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北起巴彦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铜峡。山势雄伟,若群马奔腾。蒙古语称骏马为“贺兰”,故名贺兰山。南段山势缓坦,三关口以北的北段山势较高,海拔2000~3000米。主峰亦称贺兰山,海拔3556公尺。山地东西不对称,西侧坡度和缓,东侧以断层临银川平原。
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就有20多处遗存岩画,该岩画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
。

贺兰山岩画,位于银川市贺兰县金山乡境内,是1969年当地的一位赤脚医生发现的,岩画大致诞生于一万年前,是古代先民们在漫长的岁月里运用写实或抽象的艺术手法,在岩石上绘制和凿刻的图画,它记录了银川地区古代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大峡谷两侧绵延800多米的山崖壁上,有远古人类在岩石上绘制和凿刻的近6000幅神秘诡异的岩画。
好友郭良红在外出时,特意寄来宁夏银川“贺兰山岩画”戳片,在此,深表谢意!
加载中,请稍候......